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粗毛豬籠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粗毛猪笼草
Remove ads

粗毛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hispida)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2],生長於海拔100米至800米的荒原森林中。[3]目前僅已知粗毛豬籠草存在於藍卑爾山國家公園及其周邊區域。[4]種加詞hispida」來源於拉丁文hispidus」,意為「粗毛,鬃毛」。


快速預覽 粗毛豬籠草, 保護狀況 ...

粗毛豬籠草已被列入《200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護狀況為依賴保育[5]

在野外只發現了粗毛豬籠草與兩眼豬籠草N. reinwardtiana自然雜交種[3][6]

Remove ads

形態特徵

Thumb
粗毛豬籠草的幼年蓮座狀植株

粗毛豬籠草的莖可長達6米,直徑約6公釐,呈圓柱形。節間距可長達15公分。[3]

粗毛豬籠草的葉片革質無柄,呈倒披針形至橢圓形,可長達28公分,寬至4公分。葉尖漸尖鈍尖,常不等長。葉基漸狹抱莖,常下延中脈兩側各有3條縱脈羽狀脈不明顯。籠蔓可長達15公分。[3]

粗毛豬籠草的捕蟲籠罕有高於15公分或寬於8公分。捕蟲籠的下半部為卵圓形,上半部為圓柱形。上位籠下位籠更接近圓柱形。腹面具一對籠翼,可寬至3公釐。上位籠的籠翼常消失。籠口為卵形且傾斜。可寬達12公釐。籠蓋為卵形至橢圓形。籠蓋基部的後方具一根不分叉的籠蔓尾,可長達5公釐。[3]

粗毛豬籠草的花序總狀花序總花梗可長達5公分,粗約1.5公分。花序軸漸細,可長達10公分。花梗可長達8公釐,基部的花梗可帶2朵花,末端僅帶1朵花。萼片為橢圓形,可長至4公釐。雄性花序的結構和雌性花序相似。[3]

粗毛豬籠草的莖部披被著非常密集的鬃毛狀紫灰色毛被。花序上有著稀疏的短毛被。發育中的葉片具毛被,隨著生長毛被逐漸脫落。[3]

Remove ads

生態關係

查爾斯·克拉克在專著《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中寫道:「已從沙勞越北部和汶萊採集到了大量粗毛豬籠草,部分地區其與剛毛豬籠草N. hirsuta的原生地重疊」。[3]但是在查爾斯·克拉克與李乾同著的《沙勞越的豬籠草》中寫道:「最近對於分布於沙勞越的剛毛豬籠草的觀測表明,其可變性要比預想中的大。而粗毛豬籠草只分布於藍比爾山地區。」[4]

粗毛豬籠草生長於陡峭的砂質山脊上陰暗的荒原森林[2],常與鱗皮椰子屬棕櫚Eugeissona同域分布。[3][4]其分布於海拔100米至800米處。[3]

相關物種

Thumb
粗毛豬籠草具下位籠的蓮座狀植株

粗毛豬籠草與剛毛豬籠草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近緣關係,部分分類學家將其視作為同一個物種。[7][8]除捕蟲籠和葉片形態的不同外,粗毛豬籠草與大型平庸豬籠草N. macrovulagris也很相似。

B·H·丹瑟1928年發表的專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中,認為粗毛豬籠草是剛毛豬籠草的同物異名,並寫道:「雖然形態特徵上並不完全相同,但麥克法蘭在專著中仍認為粗毛豬籠草是(剛毛豬籠草的)一個同種異名」。[9]1997年,馬修·傑布馬丁·奇克將粗毛豬籠草恢復為一個獨立的物種,理由是粗毛豬籠草區別於剛毛豬籠草的特徵,即抱莖下延的葉片基部和特殊的毛被。[10]因原生地存在著這兩個類群的中間型,所以也有學者認為粗毛豬籠草與剛毛豬籠草是同一個物種的兩個極端變種。[5]

馬修·傑布和馬丁·奇克認為粗毛豬籠草與菲律賓巴拉望特有的菲律賓豬籠草N. philippinensis之間也存在著較密切的近緣關係。[11][12]

在食蟲植物資料庫中,分類學家簡·斯洛爾(Jan Schlauer)將粗毛豬籠草列為剛毛豬籠草的同物異名。[8]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擴展閱讀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