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精神外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精神外科(英語:Psychosurgery)是用於治療精神疾患的神經外科分支[1],其內容在醫學界中存有爭議[1]。現代精神外科的歷史追溯到1880年 瑞士精神病醫師戈特利布·布克哈特[2][3]。精神外科在20世紀的首個突破即是葡萄牙神經病醫師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在1930年代中期所發展出的腦白質切除術。這一手術在美國曾被神經精神病學家沃爾特·弗里曼及神經外科醫生詹姆斯·W·瓦茨積極採納,並將之定為前額葉的標準治療手段。[4]儘管1949年的諾貝爾獎頒給了發明出腦蛋白切除術的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精神外科學自1950年起仍然慢慢衰落下去。到1970年代,弗里曼-沃茨式的手術已經極為罕見,但其它的精神外科學形式仍極小規模地存在著。一些國家全然廢棄了精神外科學,而在英國和美國,小部分醫療中心仍在少量重度抑鬱症和強迫症患者身上使用精神外科方法治療。[5]一些國家還使用精神外科學手段治療精神分裂症等疾病[6][7]。
精神外科學是精神病學家和神經外科醫生之間的合作。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施加全身麻醉藥,移除或者損毀一小部分人腦。現代多採用立體定位的手段。最常見的手術類型包括囊切開術、扣帶回切除術、神經束切斷術、邊緣腦葉切開術等。切除的具體方法則是透過輻射、熱凝聚、冷凍、切除等[1]。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術後有著顯著的症狀改善[1]。手術手段的提升極大地減少了死亡率和嚴重損害,但仍有癲癇發作、大小便失禁、欲求減退、體重增加、認知情感困難等副作用發生[1]。當前,精神外科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已經不再是燒蝕某處腦組織,而是進行腦深層刺激手術(DBS)以植入電極,刺激大腦的特定區域[8]。
Remove ads
中國
中國在2004年禁止物質使用障礙(毒癮,不含酒癮)的精神外科手術,[6]2008年禁止難治性強迫症、抑鬱症、腦部神經系統疾病之外的精神外科手術。[9]但是2017年人民網轉發新民晚報關於上海用立體定位手術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文章,說明此時之前可能又解禁。[10]《中國精神疾病外科治療專家共識(2024)》列出了治療多種疾病對應的目標區域和操作手段(主要是DBS、射頻毀損)。[11]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