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
南非自治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南非語:Nelson Mandelabaai Metropolitaanse Munisipaliteit,英語:Nelson Mandela Bay Metropolitan Municipality)是南非八個大都會自治市[註 1]之一。自治市座落於東開普省的阿爾哥亞灣海岸邊,其範圍包含伊莉莎白港、鄰近的埃滕哈赫、德斯帕奇等城鎮,以及周圍的農村地區。
市名「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被用來紀念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儘管在自治市所轄範圍內並沒有與之相關的地理特徵。
Remove ads
歷史
在2001年,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成立了一個行政區域,覆蓋伊莉莎白港、鄰近的埃滕哈赫和德斯帕奇等鎮以及周圍的農業區。
人口和統計

南非語
英語
科薩語
無一語言佔優勢
截至2001年人口普查[3],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有1,005,776人和260,798戶。官方在2007年的人口估計數為1,050,930。
在2007年的人口普查中,60.4%的受訪者稱自己為黑人、22.6%為有色人、16.1%白人、0.9%為印度人/亞裔。
最大的宗教團體是基督宗教(89.4%)、無宗教(6.1%)、伊斯蘭教(1.5%)、猶太教(0.4%)和印度教(0.3%)。
57.3%的居民以科薩語作為母語。29.7%以南非語為母語,而英語則為12.1%。
- 所有家庭中有16.0%是單身人士。
- 平均家庭大小是3.86。
- 中位年齡為26歲。
- 每100名女性中有91.2名男性。
- 15至65歲人口中有28.2%失業。
- 15至65歲的在職成年人的年收入中位數為21,837蘭特(3,282美元)。
根據2009年版的市政2006-2011年綜合發展計劃,製造業是當地經濟的最大單一貢獻者(33%),其次則是社區服務(27%)。旅遊業是近年來創造就業機會的一個重要經濟部門,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的海濱位置以及豐富而未受破壞的海灘,其中四個海灘更擁有藍旗地位[4]。
100%的家庭可以在200米半徑範圍內獲得水源。91%的家庭可以獲得基本的衛生設施。100%在市區邊界的家庭可以獲得基本的固體廢物清除,97%正式劃定的自治市住宅區家庭可以獲得基本的電力。該自治市擁有41間常設與衛星診所、13間流動診所、8間醫院、22座圖書館、31個社區與市政廳、79個體育設施、19個海灘、18個泳池、273所學校、1所大學(納爾遜·曼德拉大學)、4所技術學院以及2個繼續教育與培訓機構[4]。
Remove ads
政治
納爾遜·曼德拉灣大都會自治市的行政事務由其市議會負責[5]。自治市市議會由聯立制所產生的120名議員組成。當中60名議員通過60個選區的領先者當選制選舉產生,而其餘60名議員則從政黨名單中選出,因此政黨代表總數與選票總數成正比。
自2000年至2016年成立以來,市議會一直由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導。最近一次在2016年8月3日的選舉中,非國大失去了多數席位,而民主聯盟則擁有57個席位,成為最大黨派。然而,民主聯盟亦需要多取4個席位才能成為多數。2016年8月17日,民主聯盟宣布與非洲基督教民主黨、人民大會和聯合民主運動組成聯合政府[6]。聯合民主運動後來退出,並由愛國聯盟所取代。
2018年8月,民主聯盟議員維克多·曼亞提在對同黨的議長喬納森·勞拉克不信任動議中棄權。最終,不信任動議以60票對59票獲通過,勞拉克辭任議長一職。民主聯盟及其支持者之後離開了議會,在他們缺席的情況下,聯合民主運動候選人蒙加梅尼·博巴尼以61票贊成、0票反對當選下順利市長[7]。隨後,博巴尼幾乎完全任命非國大黨員來組成市長委員會。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