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素叻豬籠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素叻猪笼草
Remove ads

素叻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suratensis)是泰國素叻府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生長於沿海的熱帶草原[2]素叻豬籠草與安達曼豬籠草N. andamana[2][3]


快速預覽 素叻豬籠草, 保護狀況 ...

種加詞suratensis」來源於素叻府的名字及拉丁文詞尾「-ensis」,意為「來自素叻府」。

Remove ads

植物學史

Thumb
素叻豬籠草的模式標本,同時也是最早採集到的標本(Kerr 13136
Thumb
素叻豬籠草典型的下位籠

1927年,阿瑟·弗朗西斯·喬治·克爾在泰國素叻府干乍那迪首次採集到素叻豬籠草。該標本編號為「Kerr 13136」,存放於曼谷植物標本館(BK)[2]

馬爾切洛·卡塔拉諾在2001年出的書籍《泰國的豬籠草》中正式描述了其素叻豬籠草。[3]其描述由阿拉斯泰爾·羅賓遜進行覆核,並由安德烈亞斯·弗萊施曼(Andreas Fleischmann)提供拉丁翻譯。[2]編號為「Kerr 13136」的標本被指定為模式標本[2]

形態特徵

素叻豬籠草為藤本植物,可攀爬至3米的高處。莖為圓柱形,直徑可長達5公釐。節間距可長達6.5公分。莖為綠色至紅色。[2]

素叻豬籠草的葉片無柄革質,為線形披針形[3],可長達35公分,寬至4公分,厚度可達0.5公釐。葉尖急尖至窄漸尖漸狹至基部,包住莖部周長的四分之三。中脈的兩側各有3條縱脈,但僅存在於葉片的外四分之一。羽狀脈可見,斜發自中脈。籠蔓可長達24公分,直徑約2公釐。葉片為淺綠色,中脈和籠蔓為綠色至紅色。[2]

捕蟲籠

素叻豬籠草的下位籠通體為卵形,或下部為卵形,上部較窄,可高達15公分,寬至5公分。籠肩常位於下位籠的中部,也可能不存在。腹面具一對可寬達12公釐的籠翼,具窄翼須籠口為渾圓的三角形,傾斜。平展,可寬達10公釐,唇齒可長達1公釐。下位籠的腺體區可位於其內表面的下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籠蓋為寬卵形或窄卵形,基部略呈心形,邊緣為不規則的波浪狀。其可長達4.5公分,寬至3.5公分,大小接近於籠口,或小於籠口。籠蓋的下表面無附屬物,但具大量火山口狀的蜜腺,中線附近的蜜腺直徑最大,可達1公釐。籠蓋下表面靠近末端處有一個小凹陷。籠蓋基部後方的籠蔓尾不分叉,可長達5公釐。下位籠的外表面通常為綠色至橙色且具有紅色的斑點,或通體為紅色。其內表面的蠟質區具有紅色的斑點。唇的顏色變化多端,可為綠色至橙色或紅色。籠蓋可為橙色至紅色,並具有紅色的條紋。[2]

素叻豬籠草的上位籠為圓柱形至窄漏斗形,大小類似於下位籠,可高達18公分,寬至3公分。籠翼可寬達3公釐,或縮小為一對隆起。籠口為渾圓的三角形,傾斜。唇、籠蓋及其上位籠的其他部分都類似於下位籠。上位籠的顏色較下位籠淺,外表面通常為綠色至黃色。其內表面的蠟質區也與下位籠一樣具有紅色的斑點。唇和籠蓋都為綠色至黃色。[2]

Remove ads

花序

素叻豬籠草的花序總狀花序。雄性植株的花序可長達70公分,其中總花梗可長達50公分,花序軸可長達20公分。共約180朵花。每個花梗帶一朵花,其長3至8公釐。花梗基部常具苞片,長約1.5公釐,且向內彎曲。雄蕊柄可長達3公釐。花被片為橢圓形,可長達5公釐,寬至3公釐。其為綠色,邊緣為紅色。雌性花序的結構與雄性花序類似,但其花序軸較短,僅為10至15公分,而花梗較長,為4至10公釐,且苞片大大縮小或缺失。其花被片也較小,僅長約4公釐,寬約2公釐,且始終為綠色。[2]

其他

素叻豬籠草的花序、葉片及莖部具有橙色或棕色的毛被,其長0.1至0.3公釐。但這些毛被早落,因此植株的下部通常無毛。[2]

與其他產自中南半島的耐火豬籠草一樣,素叻豬籠草也具有發達的地下根莖。[3]

生態關係

素叻豬籠草是泰國素叻府沿海Kanchanadit鎮附近的數個地區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4]其僅生長於海拔0至200米的砂質低地中。[5][6]素叻豬籠草被認為與安達曼豬籠草N. andamana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2][3][4]

素叻豬籠草現僅存三個種群;第四個位於乍納的種群已消失。僅有一個種群經過了細緻的調查,約由250個成年植株組成,並很可能是最大的種群;其他兩個種群僅見零星報道,可能種群數量極小。[4]這些種群均不位於保護區內,也沒有得到任何的保護。[4]素叻豬籠草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護狀況為極危,並預計在將來數年的城市擴展中將會有80%的素叻豬籠草消失。[4]

尚未發現素叻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3]

相關物種

Thumb
素叻豬籠草的下位籠、中位籠和上位籠
Thumb
安達曼豬籠草的捕蟲籠,與素叻豬籠草相比,其籠翼較窄、唇為圓柱形且籠口較小,為卵形

素叻豬籠草似乎與安達曼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2][3]其也類似於中南半島其他特有的物種,如波哥豬籠草N. bokorensis克爾豬籠草N. kerrii空堪達豬籠草N. kongkandana[2]

素叻豬籠草與這些物種的區別在於其植株上部的毛被可長達0.3公釐,且早落。而安達曼豬籠草的毛被可長達0.8公釐,早落,且僅出現於上部的莖與葉[7];波哥豬籠草毛被的可變性較高,但其為持久性的,且覆蓋於所有的營養組織和花序[8];克爾豬籠草的毛被僅存在於葉腋[9];空堪達豬籠草通體覆蓋著持久的毛被[2]。它們葉片的形狀也不同,素叻豬籠草的為線形至披針形。[3]而克爾豬籠草和空堪達豬籠草的葉片為倒卵形;波哥豬籠草的更寬大,可寬至8公分。此外,波哥豬籠草的花梗無苞片,且下位籠的唇更寬,可達20公釐。[2][8]

在素叻豬籠草的描述中,馬爾切洛·卡塔拉諾也注意到了許多與安達曼豬籠草不同的形態特徵:[2]

更多資訊 形態特徵, 素叻豬籠草 ...

在食蟲植物資料庫中,分類學家簡·斯洛爾(Jan Schlauer)將素叻豬籠草列為高棉豬籠草N. thorelii的疑似同物異名。[10]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