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尼α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索尼α7
Remove ads

索尼α7(型號:ILCE-7)是2013年10月索尼公司推出的可換鏡頭全畫幅數位相機[2],使用索尼E接環法蘭距18mm。是世界首台全畫幅微單相機

快速預覽 概覽, 類型 ...

同時推出的還有無低通高像素版本α7R,具備三千六百萬像素CMOS感測器。索尼公司在之後也發布了不少近似模具機型,形成了α7系列機型

Remove ads

概述

索尼公司在2010年推出E卡口系統以來,隨著系統不斷發展成熟,市場接受度逐漸升高[3],「微單熱」興起。無論是轉接或者利用現有配套鏡頭,無反機型都顯示出單眼相機難以比擬的可攜式度和靈活性。

2012年索尼公司推出的同樣基於E卡口系統的NEX-VG900攝錄影機,即採用135全畫幅規格的感測器,從技術上證明了E卡口全幅化的可能性。在α77和α7R推出前,謠言一度猜測相關機型名稱可能被定為NEX-9[4];但是隨著2013年索尼停用NEX、而啟用ILCE產品編號,讓這一猜想落空。「ILC」代表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而E則代表E卡口[5];新機型使用一貫的先鋒機型數字「7」作為標識,也有劃時代的意義。

雖然 α7 和 α7R 具備全畫幅感測器且擁有類似單反的外觀,但是其體積和重量仍然可以較輕量級全畫幅數位單眼相機有優勢。即便與APS-C規格中最小的數位單反佳能 EOS 100D相比, α7也僅僅略重474克,體積略大,而厚度僅有100D的2/3[6]。 在中國大陸,α7上市後單機穩定約8000元的價格,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全畫幅機型的選擇。

索尼之前推出的E接環鏡頭全為APS-C規格設計,雖然可以在物理上直接適配α7,但是無法充分利用全畫幅感測器。為此,索尼一併推出了全畫幅設計的E卡口鏡頭,今後將使用「FE」字樣與普通E卡口鏡頭進行區分。

Remove ads

主要參數

  • Exmor HD CMOS 全畫幅感測器,兩千四百萬像素
  • TruBlack XtraFine可翻轉3"液晶屏,具備92萬點顯示能力
  • 1.3 cm 電子取景器,具備236萬點
  • 1200區測光
  • 內建Wi-FiNFC功能,可以支援智慧型裝置遙控拍攝
  • 支援PlayMemories Camera Apps
  • MI熱靴

相近型號

在2013~2014年。索尼以α7同模具發布了一共三款機型:α7 / α7R / α7S 。參數類似,僅在感測器關鍵指標上存在差異。其中:

  • α7R的「R」代表"resolution",具備三千六百萬高像素,採用無低通濾鏡CMOS感測器。
  • α7S的「S」代表"sensitivity",擴充後的感光度覆蓋 ISO 50 到 409600,具備4K影像攝錄能力(需使用HDMI口外接裝置)。

而在2015年,則推出了更新版模具為基礎的α7 IIα7R IIα7S II

更多資訊 型號, α7 ...
Remove ads

評價與反響

該相機上市後獲得了廣泛好評。 DxOMark讚賞α7R為具有最進階全畫幅感測器的無反相機 ,並給出了和 尼康D800 相同的95分高分,但比D800E低一分。[19] α7R的姊妹機α7獲得了90分,比專業DSLR相機 尼康Df, 尼康D4索尼α99要高。[20] The Verge 在給出8.3分/滿分10分的評論中提到「可能幾年後我們才會意識到,但當DSLR被專業攝影師擺到合適的位置和全畫幅無反主導市場的時候,我們將會感謝α7s作為開啟了這一切的相機。」[21] EPhotozine將α7列為了5星,同時稱讚了α7的價格並說α7是「最近以來可買到的最便宜的數位全片幅照相機」和相比同級別照相機來說更小更輕的照相機。 [22] 並讚賞了α7是「年度相機」。 [23] Imaging Resource 同樣也表達了對α7作為「年度相機」的評價。 [24]

α7是同一時期最為廉價的數位全畫幅機型,上市初期即跌到約8000元人民幣(中國大陸行貨);在上市一年半的2015年8月,新機價格以跌破6000元(中國大陸行貨)[25]

Remove ads

存在的問題

  • 耀斑 / 綠帽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有部分使用者發現 A7機型 在拍攝含有高光點的場景時,畫面會出現不明耀斑。經過更換鏡頭測試,情況依然存在;而同一時期的 α7R 相比則並沒有該現象[26]。這一現象在愛好者中被稱為『飛碟』(光斑形狀類似)或『綠帽』(呈現綠色傾向)[27][28]。雖然在兩岸的愛好者論壇,如Mobile01、色影無忌、CHIPHELL等多有討論,但是索尼公司並未正面就此進行回應。 star eating : 當曝光超過30秒星點會被當成雜訊抹除。

  • 卡口強度

α7以及同時期的α7R,其卡口後的卡爪部分,採用塑料材質(官方答覆為複合塑料與玻璃纖維),部分使用者對此就卡口總成的強度進行質疑。因FE卡口非唯使用原生E口的鏡頭,在實際中經常使用轉接環搭配各式規則鏡頭進行拍攝,故成為關注焦點[29]

亦有第三方廠商籍此做文章,推出了可自行更換的卡爪附件。而索尼在後續的α7S,以及α7M2、α7RM2上皆採用了金屬卡爪設計。

  • 握把與快門鈕設計

A7的握把設計較為扁平,而快門按鈕為直上設計,以人體工程學眼光來看不適合長期握持;相比自己同為微單產品的NEX-7NEX-6亦大為不及。因外殼模具通用,這一問題也出現在α7R與α7S上。因不影響正常成像與長期耐用度,故關注度不如前述問題。

在續作的α7M2上,採用了全新設計的握把,解決了該問題。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與參照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