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紫外線實驗立方衛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紫外線實驗立方衛星 (CUVE) 是使用一顆小衛星研究金星大氣層運動過程的太空任務設想,具體來說,該軌道飛行器任務將研究位於金星最上層雲層中一種成分未知的神秘紫外線吸收體,它吸收了該行星大氣層內約一半的太陽輻射。
該任務概念仍處於初步擬定階段,主要研究者是馬里蘭大學學院市分校的瓦萊里亞·科蒂尼(Valeria Cottini)。
概述

紫外線實驗立方衛星是向美國宇航局提出的一項任務設想,該衛星將環繞金星飛行,測量紫外光吸收和氣輝散射,以了解金星大氣層的動態變化[1][4][3]。紫外線實驗立方衛星是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管理的"行星科學深空小衛星研究(PSDS3)計劃"中,旨在研究太陽系行星和小行星的十項擬議的任務之一[4],這任務向美國宇航局提出後,於2017年被選定作進一步的概念開發[5]。任務小組由馬里蘭大學領導,並與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美國天主教大學和義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共同協作研究[4]。
為了提升發射機會,紫外線實驗立方衛星的技術要求將抵達金星作為第二目標,其搭載的設備既可用於飛往金星進行實地探測,也可在環地球軌道上作遠程探測[3]。
金星上層60–70公里高範圍的雲層,是由大約80%的硫酸和水混合而成的小液滴。 金星所接收的約一半的太陽能都被位於雲層頂部仍未知的吸收體以紫外線形式吸收掉[3]。由於其巨大的吸收能力,了解它的性質對掌握金星整體輻射水平和熱平衡以及大氣層動態變化極為重要[3][6]。 儘管美國宇航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太空總署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已發射過多艘金星探測器,但云層頂部的吸收體性質仍未被測定[1][6][7]。
截至2018年,已提出了一些候選化合物來解釋紫外線下的光譜對比特徵:二氧化硫(SO2)、氯化鐵(FeCl3)、 氯氣(Cl2)、錫(Sn)、二氯化錫(SCl2)、一氧化二硫(S2O)、元素硫和雙聚體二氧化二硫(S2O2)[6][8]。也有一種猜測,認為高層大氣層中可能棲居著微生物,如果存在的話,有可能利用太陽發出的紫外線作為能源,並可能導致觀測到的紫外線被吸收[9][10][11]。
Remove ads
目標
該項任務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不明紫外線吸收體的性質、濃度和分布(峰值為365納米),並為確定其成分和來源提供線索[1]。它還將研究金星大氣層紫外線氣輝、微量氣體的豐度及雲頂大氣的動態變化[1][4], 第二個目標是評估立方衛星中的微型儀器在接近太陽輻射場附近的金星惡劣環境中執行科學測量的功效[4]。
太空飛行器
該探測器將是一顆12個單元的微型立方衛星,質量約為180千克400磅)[4]。
另請參閱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