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洋紫荊革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洋紫荊革命(有稱作紫荊花革命)可以指以下兩項社會運動:

  1. 香港泛民主派通過網際網路號召在2011年3月6日發起的抗議活動,旨在推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2011年預算案[1]
  2. 泛民主派通過網際網路號召在2019年6月9日開始,為了抗議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而發起的一系列抗爭、示威和不合作運動

詞語釋義

洋紫荊是香港市花。香港特區區旗上的正是洋紫荊。但洋紫荊紫荊花,兩者外形和品種均迥異。

革命緣起

2011年初,突尼斯爆發茉莉花革命本·阿里獨裁政權被革命羣眾推翻。茉莉花革命引發連串革命浪潮,除阿拉伯世界外,中國全國13省市爆發了中國茉莉花革命。受到各地革命的影響,一些香港人遂發起「洋紫荊革命」[2]

革命下的經濟政策

革命風起,沙烏地阿拉伯巴林等地立刻推出經濟政策改善民生,以防被推翻。沙地發放約350億美元福利[3],巴林向每戶派約2650美元[4][5]

而香港2011年財政預算案推出後,立刻引起香港人民不滿,甚至被批評為「史上最廢」。民主黨教協公務員團體及資助機構員工,號召香港市民、教師、公務員在3月6日上街。[6]

「革命」結果

「洋紫荊革命」只是香港兩張報紙在2011年2月提及過,此後再沒有跟進報道。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