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細川持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細川持之
Remove ads

細川持之(日語:細川 持之ほそかわ もちゆき Hosokawa Mochiyuki,1400年—1442年9月8日、應永七年-嘉吉二年八月四日),日本室町時代武將、守護大名,曾任室町幕府第14代管領,並擔任攝津丹波讚岐土佐守護,亦是細川京兆家第10代當主。

快速預覽 細川 持之, 時代 ...

持之為細川滿元日語細川満元之次子,其兄為細川持元日語細川持元,其弟為細川持賢日語細川持賢[1]。正室為京極高光日語京極高光之女,其子有細川勝元細川成賢 [1]

Remove ads

生平

持之自幼出身名門,幼名九郎。其父滿元曾任室町幕府第11代管領,亦是細川氏嫡流京兆家第8代當主。九郎於元服之際,受第4代將軍足利義持賜予偏諱,改名「持之」[2]

永享元年(1429年)七月,其兄持元去世[2],持之繼承家督之位。

永享四年(1432年),持之接替斯波義淳日語斯波義淳出任幕府管領,輔佐第6代將軍足利義教,並在關東地方所發生的永享之亂結城合戰等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

嘉吉元年(1441年),持之在自邸設宴,邀請義教共襄慶祝結城合戰的勝利[3]:209。然而,在六月廿四日,赤松滿祐卻於宴席中行刺義教,史稱「嘉吉之亂」。持之雖身在現場,但僥倖逃過一劫,並在事變後,立刻前往朝廷報告此一異變[3]:220。隨後,當赤松家派使者聲稱願意歸還義教的首級時,持之將該使者斬殺,表明與其敵對的立場。

翌日(六月廿五日),持之召集幕府重臣舉行評定會議,擁立年僅8歲的義教嫡子-足利義勝為幕府第7代將軍[4],同時號召留守京城的諸將領商討討伐赤松氏的對策。只是,討伐行動進展遲緩。

此外在七月六日,於等持院舉行的義教葬禮中,也僅有持之一人出席,場面極為冷清(據《建內記日語建内記》記載)[3]:222。期間滿祐甚至還向持之送來挑戰書[3]:222

作為管領卻在將軍遭刺殺時既未應戰又率先逃脫,持之的懦弱行為遭人嘲笑,甚至流傳著其與滿祐暗中勾結之謠言[5][3]:221-222。但也有觀點認為,幕府反應遲鈍的背後,其實是持之有意使局勢朝有利於赤松氏的方向發展。

七月廿六日,持之為討伐滿祐,正式向朝廷奏請頒布治罰綸旨。然而,關於滿祐弒殺義教一事,朝中輿論呈現兩極。雖然行為悖逆,但滿祐終結了義教長年以來的恐怖政治,使不少公卿對其抱持同情之意,致使綸旨遲遲未能發出[3]:232

為打破僵局,持之援引永享之亂時討伐鎌倉公方足利持氏的先例,進一步向朝廷懇切陳情[3]:232。儘管朝中仍有聲音主張赤松氏乃將軍家的家臣,討伐其人無需仰賴綸旨,甚至有人明言不應討伐滿祐[4],但後花園天皇態度積極,甚至親自潤飾綸旨內容[6]

八月一日,討伐綸旨正式下達,並透過正親町三條實雅日語正親町三条実雅轉交予公人奉行飯尾為種日語飯尾為種執行[3]:232

接著,以山名宗全及其一族的細川持常為主力大軍,被持之派往進攻播磨等赤松的領國,並動員了西國大名參戰。至九月,赤松家被滅。此後,持之代替年幼的義勝主導幕政。

嘉吉二年(1442年)六月廿四日,持之辭去管領職位,剃髮出家,法號「常喜」。該職由畠山持國日語畠山持国接任[7],並由其繼續主黨幕政。

同年(1442年)八月四日,持之去世,享年43歲[2]。家督由嫡子勝元繼承,但因勝元尚年幼,由其叔父持賢擔任後見人 [8]

Remove ads

領受其偏諱的人物

參考文獻

  • 高坂好『赤松円心・満祐』吉川弘文館 人物叢書 新裝版、1988年、ISBN 978-4642051309
  • 櫻井英治『室町人の精神 日本の歴史12』講談社〈講談社學術文庫〉、2009年(原著2001年)。ISBN 978-4062689120
  • 高槻市史編さん委員會∥編集『高槻市史 第1卷』高槻市出版、1977年2月。
  • 山本雅和『応仁・文明の亂の遺跡』第251回 京都市考古資料館文化財講座、2014年5月。
  • 小林輝久彥『室町幕府奉公衆饗庭氏の基礎的研究』大倉山論集 第六十三輯抜刷、2017年3月。

出處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