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紺綬褒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紺綬褒章(日語:紺綬褒章/こんじゅほうしょう)是由日本政府對「為公益捐助私財功績顯著者」長期頒授的一種褒章,1918年(大正7年)根據大正7年勅令第349號創製;上位褒章為藍綬褒章。
1919年(大正8年),向濟生會捐資5萬日元的政治家小野光景成為首位受章者;紺綬褒章授予時點與其它褒章僅限於春秋兩季授予不同,每月月末由內閣決定[1];常年堅持捐資者有可能多次獲授,其中古賀常次郎曾獲授110次,載於金氏世界紀錄[2]。此外,紺綬褒章背面也不像其它褒章那樣刻有「賜」字與受章者姓名。
根據1980年(昭和55年)的授予基準,紺綬褒章主要授予向國家、地方公共團體、公益團體(日本赤十字社與日本水難救濟會等)捐資500萬日元的個人與捐資1,000萬日元以上的團體。捐資額超過1,500萬日元者同時授予賞杯。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