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絕對主義

維基媒體消歧義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絕對主義(英語:Absolutism)是一種哲學上的價值理論,與相對主義對立。認為所謂的真理和價值能客觀、絕對的永恆存在。且這種真理僅能由一種方法去描述。絕對主義在哲學也指一種客觀無條件的現實,被認為是感知對象的基礎,歸於本體論一元論哲學。政治上,絕對主義則是指對一政治信念的絕對效忠。

政治上的絕對主義可指:

  • 等級專制主義
  • 道德專制主義

反駁

大衛·休謨為代表的懷疑主義流派認為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歸納,總結經驗)永遠無法得出一個絕對的真理。休謨認為,許多人誤以為當一件事物總是在另一件事物之後出現,兩者之間必定存在因果關係(即「在此之後,必源於此」)。在《人性論》中,休謨對此提出質疑,指出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只是某些事物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而無法直接觀察到它們之間的因果聯繫。(Hume, 1740: 93)根據他的懷疑主義知識論,我們的知識僅限於經驗觀察得來的結果。他認為我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只是出於心理習慣,因為我們習慣於看到一件事物總是伴隨另一件事物出現,便在心中形成了期待。(Popkin & Stroll, 1993: 268)然而,這種關聯並非來自自然界事物本身的本質,而是我們長期經驗所養成的心理模式。(Popkin & Stroll, 1993: 272)他用「恆常連結」(constant conjunction)來描述這一現象,意指我們看到的不過是兩件事物持續地同時出現,而非一件事物真正「導致」另一件事物。

Remove ads

參見

•Popkin, Richard H. (1993) "Sources of Knowledge of Sextus Empiricus in Hume's Tim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54, No. 1. (Jan., 1993), pp. 137–141.

•Popkin, R. & Stroll, A. (1993) Philosophy. Reed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Ltd, Oxford.

•Hume, D. (EHU) (1777).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Nidditch, P. N. (ed.), 3rd. ed. (1975), Clarendon Press, Oxford.

•Hume, D. (1740).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1967,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Remove ads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