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維龍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維龍加》(英語:Virunga)是一部2014年紀錄片,由奧蘭多·馮·愛玆德(Orlando von Einsiedel)導演。影片於2014年4月17日在翠貝卡電影節首映。影片聚焦維龍加國家公園護林員的保護工作,揭露英國公司索科國際2014年4月[1]在這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盜採石油的行為[2]。
內容概要
紀錄片講述四個人為保護剛果民主共和國維龍加國家公園——山地大猩猩的最後家園而戰,對抗戰爭、偷獵和石油勘探等威脅的故事。跟隨大猩猩的飼養員Andre Bauma,首席護林員Rodrigue Mugaruka Katembo、首席輔導員Emmanuel de Merode和法國調查記者Mélanie Gouby的腳步,影片著重於維龍加的自然美景和生物多樣性,以及圍繞著石油勘探和地區武裝衝突的複雜政治經濟問題。
製作
影片於2012年開始設置,馮·愛玆德前往維龍加國家公園記錄下公園管理層鼓勵開發該地區旅遊資源的積極發展意圖。然而,來到維龍加的三個星期內,M23叛亂於2012年4月爆發,影片重點轉向報道突然爆發的衝突[3]。
馮·愛玆德與公園管理人員和法國記者Melanie Gouby調查英國石油公司索科國際在該地區的活動[4]。臥底拍攝似乎表明索科公司代表行賄公園護林員[5]。但索科國際堅決否認紀錄片的指控[6]。
發行
2014年4月17日,影片於紐約市翠貝卡電影節全球首映。就在兩天前,維龍加國家公園的首席督導員Emmanuel de Merode在戈馬城前往該公園設在魯曼加博的總部的路上,被身份不明的槍手槍擊[7]。Merode在襲擊中倖存,在他的鼓勵下,《維龍加》的首映照常進行[8]。
影片於在世界各地的多個電影節放映,包括加拿大的Hot Docs和DOXA電影節、比利時魯汶的Docville、美國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電影節、科羅拉多州的Mountainfilm、華盛頓特區的AFI Docs、密西根州的特拉弗斯城電影節。2014年6月24日,影片於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全英首映[9]。
評價
影片獲得評論家的接近普遍好評。影評聚合網站爛番茄給本片打出「100%」的新鮮度,基於7條評論,平均得分8.6/10。Metacritic基於4條評論,給予影片95的加權平均分,即「普遍好評」,影片因此成為該網站評分最高的影片之一。
《紐約時報》的珍妮特·卡特索利斯稱影片「非凡」,而《洛杉磯時報》影評人謝利·林登稱影片是一份「緊迫的調查報告和令人難忘的戲劇......一部帶有揪心的憐憫和驚心動魄的懸念的作品。」《綜藝》雜誌的羅尼·沙伊布稱影片是一部「非同尋常的紀錄片」,「融合了足夠的行動、悽美、懸疑、腐敗的惡棍、偉岸的英雄和瀕危的大猩猩等十種科幻電影元素」。PBS's POV博客的湯姆·羅斯頓稱「《維龍加》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好的紀錄片。」
獎項
衝擊
紀錄片對索科國際提起的指控,得到當地的致力於國家公園的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組織的支持,他們把壓力加大,迫使公司結束石油勘探工作[14]。
2014年6月11日,索科國際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布了一份聯合聲明,石油公司承諾「在未獲得教科文組織和剛果政府的同意下,不進行或委託任何在維龍加國家公園進行勘探和鑽探的工作,這些活動不符合世界遺產的地位[15]。」該舉動被廣泛認為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這場趕走索科的戰役中的勝利,製片人也獲得了信譽。然而,該協議的公信力得到製片人[16]、全球見證[17]和人權觀察[18]等其他非政府組織和當地民間社會組織[19]的強烈關注。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高管承認,維龍加的戰鬥很難結束。索科尚未放棄經營許可或承諾無條件撤離,按照該組織的全球運動總監扎克·亞伯拉罕的說法,「他們還在打開大門[2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