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緣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緣生
Remove ads

緣生梵語pratītya-samutpanna巴利語paṭicca-samuppanna),或譯為緣已生,含義為由緣而生者,是與緣起有關的重要佛教概念。在部派佛教中,說一切有部分別說部對「緣生」的定義不同,是二者之間的根本分歧之一。

概論

釋迦牟尼教導多聞聖弟子正知善見緣起緣生法,透過真實正觀,色法等五蘊[1],為無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真實智生,最終解脫[2]玄奘三藏譯經論中經常將「緣生」譯為緣已生

說一切有部提出三世二重因果時分緣起說,「緣生」與「緣起」二者「其體是一」[3],依據為《雜阿含經·二九六經》[4],在這個說一切有部的誦本中,因緣法是「此有故彼有」而「緣生」法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隨順緣起」。此經的分別說部巴利三藏誦本為《相應部·因緣相應·第二食品·緣經》[5],在這個分別說部誦本和《法蘊論》引用的誦本中,緣起是「依此有彼有、法住法界」而「緣生」法是「無常、有為、所造作」之法,《大毘婆沙論》將依據此經和《雜阿含經·二九九經》所說「緣起非所造作」[6]而認為「緣起是無為」者批判為分別論者[7]

內容

玄奘三藏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緣起品》完整引用了佛陀論述緣起和緣生法的經文:

Remove ads

註釋與引用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