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概要
每個組別都有不同的設計。一把「纏」由3部分組成,頂部有一個代表該組別的頭部裝飾「陀志(日語:だし)」、「馬簾(日語:ばれん,頂部懸掛的狹長裝飾品)」的紙質或皮革流蘇,把它拿在手裡並向上擺動或旋轉以及底部有一個木棍手柄[2]。重量約為15至20公斤,相當重,攜帶它跑步、爬梯或在屋頂上晃動都需要很大的體力。
在組中,體力和活力最好的一個被任命為「纏持(日語:纏持ち,まといもち)」。現場,纏持爬上火災背風面的屋頂,揮舞纏作為消防工作的標誌,給予士氣[3]。
截至2000年8月,社團法人江戶消防紀念會保存88把纏[4]。即使在江戶以外的地區,也有使用「纏」的消防員。來自石川縣金澤市的「加賀纏」以當地傳統工藝金箔塗層為特色,至今仍為該市所有 49 個消防團擁有。現役的職人也收到來自城外的維修請求[5]。
消防團的標誌(團章)是將纏的「頭」的橫截面置於櫻花中所設計的。
歷史
1658年(萬治元年),明暦大火燒毀了江戶的大部分地區,江戶中定消防所(定火消)成立[6]。在江戶,町居民居住的町人地區所發生的火災是由「伊呂波(いろは)」組分組的町火消進行撲滅。一旦發生火災,旗本就會指揮駐紮在消防所被稱為「臥煙」的消防員[7],據說當時使用的纏的起源就是「馬印」[2]。
此外,據東京消防廳稱,1720年(享保5年)4 月,大岡越前守試圖透過讓鎮上的消防員戴上纏來提高士氣[4]。當時的「纏」是一面名為「纏幟(のぼり)」的旗幟。它包含火災區域和火災現場指南等資訊[4]。
註解
參考文獻
相關項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