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唐納文的死與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翰·唐納文的死與生》(英語:The Death & Life of John F. Donovan)是2018年上映的加拿大劇情片,為札維耶·多藍的首部英語劇情長片,由基特·哈靈頓、娜塔莉·波曼、雅各·特倫布雷、蘇珊·莎蘭登、凱西·貝茲及賈里德·基索主演。電影交叉呈現了三段不同的場景,一是一部背景設在2017年的電視劇,講述一名美國電視明星去世後,一位童年時和他有書信往來的青年演員回憶兩人經歷的故事;二是2000年代中期明星與青年演員各自的生活。電影通過這三段場景探討了名人、好萊塢小報媒體、母子關係與同性戀等議題。
電影於2018年9月10日在多倫多國際影展首映,放映後受到影評人猛烈批評,當中許多評論認為電影是多蘭導演電影中最差的一部[3][4]。
Remove ads
劇情梗概
2017年,《泰晤士報》記者奧黛麗·紐豪斯採訪了剛出版新書《致年輕演員的信》(Letters to a Young Actor)的人氣演員魯伯特·坦納。在書中,坦納搜集了小時候與美國演員約翰·唐納文的往來書信,而唐納文最終因吸毒過量不幸離世。
時間回到2000年中,童星出道的坦納在學校被恐同的同學期間,回到家還要忍受母親的精神虐待。當時坦納非常崇拜在青春題材電視劇《地獄高中》(Hell some High)中擔綱主角的唐納文。當時小報紛紛推測唐納文是同性戀,但是沒有公開出櫃。後來小報製造了唐納文招攬男妓的謠言,唐納文一怒之下公開了自己與坦納的書信往來,引發外界不懷好意地猜測坦納和唐納文的關係不純。唐納文給坦納寫了最後一封信後,便自殺身亡。
回到現在,坦納說自己並不知道唐納文的死與醜聞到底有沒有關係。紐曼斯則陷入沉思,表示自己最初不太看好坦納的書,覺得這本書是「來自第一世界的不幸」,但經過這次會面,她不再這麼覺得了。
Remove ads
演員
- 基特·哈靈頓 飾 約翰·唐納文(John F. Donovan)
- 娜塔莉·波曼 飾 珊·坦納(Sam Turner)
- 班·史奈澤 飾 魯伯特·坦納(Rupert Turner)
- 雅各·特倫布雷 飾 少年魯伯特·坦納
- 蘇珊·莎蘭登 飾 格蕾絲·唐納文(Grace Donovan)
- 凱西·貝茲 飾 芭芭拉·哈格梅克(Barbara Haggermaker)
- 譚蒂·紐頓 飾 奧黛麗·紐豪斯(Audrey Newhouse)
- 阿瑪拉·卡蘭 飾 庫蕾什老師(Miss Kureshi)
- 賈拉德·凱索 飾 詹姆士·唐納文(James Donovan)
- 克里斯·澤爾卡 飾 小威爾·傑拉福德(Will Jefford Jr.)
- 莎拉·蓋登 飾 麗姿·瓊斯(Liz Jones)
- 艾米麗·漢普舍爾 飾 艾米·博斯沃思(Amy Bosworth)
- 邁可·坎邦 飾 餐廳中的男子
- 吉斯·布洛姆 飾 魯伯特男友
- 潔西卡·雀絲坦(戲份被刪)
- 貝拉·索恩(戲份被刪)
Remove ads
製作
2014年12月,消息指基特·哈靈頓和潔西卡·雀絲坦將出演電影,札維耶·多藍導演,雅各布·蒂爾尼編劇,其中哈靈頓將扮演主角,查斯坦扮演記者[5]。同月,蘇珊·莎蘭登和凱西·貝茲加盟劇組,莎蘭登扮演唐納文的母親,貝茲扮演唐納文的經紀人[6][7]。
2015年11月,消息指愛黛兒有望在電影中客串,相關事宜正在商談中[8]。同月,邁可·坎邦、貝拉·索恩、克里斯·澤爾卡、艾米麗·漢普謝爾和賈里德·基索加盟劇組[9]。2016年2月,娜塔莉·波曼、尼可拉斯·霍特和譚蒂·紐頓加盟[10]。2016年7月,班·史奈澤加盟劇組,取代霍爾特[11]。2017年2月,雅各·特倫布雷加盟劇組[12]。2017年6月,阿瑪拉·卡蘭加盟[13]。
主體拍攝於2016年7月9日在蒙特婁啟動[16][17][18]。第一組主體拍攝於2016年9月3日結束[19]。2017年2月,劇組移師蒙特婁,同年春季在倫敦和布拉格完成拍攝[20][21]。
2018年2月,多蘭確認考慮到時長及節奏因素,潔西卡·雀絲坦的戲份會從成片中刪除[22][23]。2018年10月,貝拉·索恩在採訪中表示自己也有一些戲份,但這些戲份是和查斯坦連在一起的,所以一併被刪除了[24]。
發行
電影曾受邀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展出,但據電影節藝術總監蒂埃里·弗雷莫透露,多蘭當時還不滿意成片,還在繼續剪輯[25]。電影後來於2018年9月10日在多倫多國際影展首映[26][27]。電影於2019年3月13日在法國上映[28],8月23日在加拿大上映[29],12月13日在美國上映[30]。
反響
匯總媒體爛番茄根據32條評論打出19%的腐爛度,平均得分3.7/10。網站共識寫道:「《約翰·唐納文的死與生》證明了導演兼編劇札維耶·多藍想用一部技術層面有保證的劇情片來展現自己的深度,但這部劇情片從未傳遞出自身想表達的想法[3]。」Metacritic根據12條評論打出28/100的平均分,表示「普遍差評」[31]。
獨立一線稱電影是多蘭職業生涯中最差的一部作品,劇本「空洞無物」又「笨拙」[4]。《衛報》打出1/5星評價,稱電影「毫無疑問是爛片」[32]。《NOW雜誌》認為電影「充其量只能算平庸」[33]。RogerEbert.com批評多蘭選擇的音樂,認為電影有「重大缺陷」,但也稱讚特倫布雷的表現[34][35]。《好萊塢報導》認為演員陣容「令人印象深刻」,但電影是「不成熟、繁瑣、冗長的心理劇」[3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