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瓦德富爾
德國政治家 (基民盟)、聯邦外交部長、聯邦議院議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約翰·達維德·瓦德富爾(德語:Johann David Wadephul,發音:[ˈjoːhan ˈvaːdəˌfuːl];1963年2月10日—)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政治家,2009年起當選德國國會議員,2025年5月起任德國外交部長。[1]
Remove ads
早年經歷
瓦德富爾在1963年2月10日出生於西德小城胡蘇姆。在梅爾多夫的梅爾多夫學術學校完成了高中學業後,其考入基爾大學學習法律,並在之後成為一名專門從事醫療保健法和社會法的律師。[2]
政治生涯
瓦德富爾於1982年加入基民盟。從1993年起,他本人成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基民盟領導層的成員。1997年至2000年,他在該州擔任基民盟秘書長,在2000 年到2002年,他在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擔任該黨的主席,但很快被彼得·哈里·卡斯滕森接替。在擔任主席期間,他公開支持巴伐利亞州州長埃德蒙·施托伊貝爾成為基民盟主席。[3]
2000年州選舉後,瓦德富爾還成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議會議員,當基民盟贏得2005年選舉時,他接替卡斯滕森擔任基民盟議會黨團主席。
2009年德國聯邦議會選舉後,瓦德富爾成為德國聯邦議院議員,代表倫茨堡-埃肯弗德縣。
瓦德富爾最初在勞工和社會事務委員會任職。從2013年選舉後,他擔任選舉審查、豁免權和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此外,他還擔任過外交事務委員會和議會長老會的成員,該委員會的職責之一是確定日常立法議程項目,並根據政黨代表分配委員會主席。
在外交事務委員會,瓦德富爾是他的議會小組與中東、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和伊朗關係報告員。他還報道了與白俄羅斯、烏克蘭、俄羅斯和西巴爾幹地區相關的問題。除了委員會任務外,他還擔任德國-白俄羅斯議會友好小組副主席。
在2017年聯邦選舉後組建由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的談判中,瓦德富爾成為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格爾德·穆勒和西格馬爾·加布里爾領導的外交政策工作組的成員。此後,他一直擔任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副主席。
除了在議會工作外,自2010年以來一直是歐洲理事會議員大會的德國代表團的成員。作為基民盟成員,他是歐洲人民黨黨團的一員。自加入大會以來,他曾在多個委員會任職,包括法律事務和人權委員會、議事規則、豁免和機構事務委員會以及道德小組委員會。自2022年以來,他還是北約議會大會德國代表團的成員,他是該會議的政治委員會成員。[4]
在2021年的選舉中,瓦德富爾連續第四次當選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州基民盟競選活動的領導人。
Remove ads
2025年5月6日,瓦德富爾與默茨內閣的其他成員一起宣誓就任外交部長。第二天,他陪同默茨前往巴黎,會見了他的同行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當天晚些時候,他在華沙會見了波蘭外交部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
爭議
2025年2月,俄羅斯喜劇二人組沃萬與萊克斯打電話給瓦德普爾,二人假裝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雇員。在20分鐘的通話中,他洩露了有關德國軍援烏克蘭的消息以及延遲交付金牛座KEPD 350導彈的想法。[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