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內斯·尼古勞斯·布忍斯特

丹麦物理化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约翰内斯·尼古劳斯·布仑斯惕
Remove ads

約翰內斯·尼古勞斯·布忍斯特[1][註 1]丹麥語Johannes Nicolaus Brønsted發音:[joˈhænˀəs ne̝koˈlɛːus ˈpʁɶnsteð];1879年2月22日—1947年12月17日;又譯布朗斯特布朗斯台德布侖斯惕),丹麥物理化學家[2][3][4]他於1899年和1908年在哥本哈根大學分別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隨即任母校的無機物理化學教授[5]

快速預覽 約翰內斯·尼古勞斯·布忍斯特Johannes Nicolaus Brønsted, 出生 ...

1906年,布忍斯特發表了他關於電子親合能的諸多論文中的第一篇[6]。1923年,他與英國化學家托馬斯·馬丁·勞里分別同時提出了酸鹼質子理論[7][8]同年,吉爾伯特·路易斯提出了酸鹼電子理論,但這兩種理論均被普遍使用[9]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布忍斯特反對納粹,故他於1947年當選丹麥議會議員,但彼時他已病重無法出任,當選不久後便溘然長逝[10]

Remove ads

注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