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統一書號
中国大陆旧时使用的图书识别号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內統一書號(常簡稱統一書號,外文書籍也使用「CSBN W……」的格式,但「中國標準書號」1986年之後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是中國內地給正式出版的圖書的分配的統一號碼,印在書的封底或版權頁上。統一書號自1956年起實行[1],1986年被國際標準書號取代[2][3]。只有臨時性印刷品、無書名頁的單張美術印刷品、各級技術標準文獻和不加封面的出版物如樂譜獲得豁免,可以繼續使用統一書號[4]。
![]() |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2年11月1日) |
統一書號出現之前,各出版社有自己的書號;出現之後,出版社在出版物末尾標寫「統一書號:……|定價:…… 本社書號:……」。有的則標「科技新書目 ……」(「科技新書目」書號),至今可見。
格式
由「人大法」大類號、出版社代號和此書在該社出版時的種次號三部分組成。[5]第一、二部分與第三部分之間用圓點(·)相隔,圓點前有四至七位數,圓點前的三至五位數為出版社代號(1986年前為固定三位,另外編號,1987年後為三至五位,與國際標準書號出版社編號相同),餘下數字為「人大法」大類號,圓點後為種次號。[1]
另有第四部分,可爲空(普通圖書)、M(少數民族語言)、K(中小學課本)、W(外國語言)、R(少年兒童讀物)、T(通俗讀物)或混合(如MK代表少數民族語言中小學課本)。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