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綺想輪旋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綺想輪旋曲》(義大利語:Rondo Alla ingharese quasi un capriccio),作品編號129(遺作[註 1]),G大調,是德國音樂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鋼琴迴旋曲。[1]作品以《弄丟一分錢的憤怒》(英語:Rage Over a Lost Penny, Vented in a Caprice;德語:Die Wut über den verlorenen Groschen, ausgetobt in einer Caprice)廣為人知。這部作品創作始於1795年,但貝多芬直到去世都沒有完成作品,最終是由安東·迪亞貝利出版[1]。該標題曾出現於親筆手稿,但並非出自貝多芬,而是由迪亞貝利創作。[2]作品深受觀眾喜愛,並經常被鋼琴家彈奏以展示琴技。[2]

簡介
雖然其作品編號較後,但作品的創作可追溯到1795年至1798年間。[2]貝多芬於生前並未完成,亦沒有發佈此曲,但最後作品在迪亞貝利自行完成作品後,於1828年1月出版以掩蓋曲目本身未完成的事實。[2][3]作品演奏時間約5至6分鐘,速度為活躍的快板(Allegro vivace)。
在義大利文的標題中出現「Alla ingharese」這個有趣的指示,但標準義大利文中並沒有如「ingharese」的詞語。因為對跟貝多芬同一時期的人民而言,吉普賽音樂(Gypsy music)和匈牙利音樂為同義詞。貝多芬本人亦將「alla zingarese」和「all'ungherese」合併[註 2],而得出這個怪誕的混合指示。[4]
羅伯特·舒曼在談及此曲時表示:「很難尋找到比這種突發奇想更令人快樂的事⋯⋯這是最親切和最無害的憤怒,就像該人無法脫鞋子一樣。」並引用本作為展現貝多芬世俗的一面,以此反對為作曲家的超凡形象而興高采烈的人。[5]
Remove ads
歷史
作品手稿最初的擁有人為迪亞貝利的合夥人卡爾·安東·斯皮納(Carl Anton Spina),他在1827年11月5日於維也納舉行的貝多芬遺物拍賣會購買了幾張包括這曲目在內,作曲家遺留的手稿。[3]但手稿的下一次出現則在1945年的美國羅德島州,在尤金·艾倫·諾布爾太太(Mrs. Eugene Allen Noble of Providence, R. I.)擁有的私人收藏中被發現,作品亦在1950年由奧托·馮·伊默(Otto von Irmer)再出版[2][3]。其後,手稿轉折到當時的雷曼兄弟行政總裁羅伯特·雷曼手中。[3]目前,原稿藏於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6]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