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綠色方案
軍事計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綠色方案(德語:Fall Grü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針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項侵略戰爭計劃。該計劃中的一些心理戰和準軍事行動得到執行,但慕尼黑協議導致未能按計劃開戰。
背景
該計劃在1937年末初次起草,後因變化的軍事形勢和條件而修改,最後的修訂版本預定於1938年9月28日發起攻擊。但法國和英國不願為捷克斯洛伐克開戰,且在政治意願上對德國綏靖,該計劃推遲執行。
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協定》簽訂之後,該計劃被徹底拋棄。
後續
割讓邊境地區給德國、波蘭和匈牙利後,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其邊界的大部分防禦工事,且再也無力抵抗入侵之敵。1939年3月15日,德國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捷克部分(東南行動,德語:Unternehmen Südost)及附屬的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捷克屬西里西亞。德國給予了斯洛伐克名義上的獨立性,並扶持約瑟夫·蒂索作為衛星國的首腦。
其名稱「綠色方案」後來被分配給入侵愛爾蘭的計劃。
心理戰
綠色方案的計劃中,心理戰對捷克斯洛伐克與其盟友皆舉足輕重。在該國境內,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及民眾施以恐嚇,瓦解其抵抗意志;原本多為德國人的德裔少數族人,則應在內部削弱和擾亂該國。[1]
在國際上,納粹心理戰和宣傳戰協調一致,使該國陷入孤立無援、國防無望的地步。[2]現代的傳播方式(特別是無線電)在心理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捷克斯洛伐克內部,納粹德國也依賴於利用蘇台德地區德國黨及其準軍事組織「Freiwilliger Schutzdienst」。[3]
未宣戰的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戰爭
1938年9月17日,希特勒下令設立準軍事組織蘇台德德意志自由軍團,其接替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裔組織Freiwillinger Schutzdienst/Ordnersgruppe;後者因涉及大量恐怖主義活動,而被當局在前一天解散。該組織由德國當局保護、訓練和武裝,並進入捷克斯洛伐克領土,進行了跨境的恐怖主義行動。
據《公約》對侵略的定義,捷克斯洛伐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4] 和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5]視1938年9月17日為未宣戰的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戰爭的開端。捷克共和國憲法法院也於1997年認定這種理解。[6]
參見
- 軸心國軍事行動代號列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