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網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網巾
Remove ads

網巾中國明朝朝鮮半島朝鮮王朝越南後黎朝阮朝、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成年男子用以防止頭髮散亂的一種首服,通常使用絲網編成,以作邊,內引以小,穿過兩側耳邊的小環(名曰貫子),並在腦後以及髮髻處扎結固定。

快速預覽 韓語名稱, 諺文 ...
Thumb
左下角為朝鮮式懶收網

傳說網巾的由來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微服出巡時看見一位道士頭上裹著網巾,便問這是何物,道士回答了網巾的作用以及含義:「此曰網巾。裹以頭,則萬髮俱齊。」[1]。朱元璋出於對天下一統含義的滿意,回宮後下令全國不分職業貴賤,成年男子必須著網巾,不得違令。

於是網巾在全國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有專門製作和出售網巾的商販店鋪南京至今有以地名網巾市,便是過去製作和販賣網巾的地方。而成年男子不戴網巾便被視為「不文明」的市井遊民,男子會在冠禮上進行加裹網巾的程序。

後來網巾出現了一種叫做懶收網的形制,只收額頭部分,不束髮髻部分。當時明朝的藩屬國朝鮮參照明朝的衣冠制度,也同樣在全國普及網巾,只是朝鮮的懶收網與當時中國用的懶收網巾有所區別而已。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