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良十四世

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2025-)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良十四世
Remove ads

良十四世拉丁語Leo XIV,又譯利奧十四世;1955年9月14日),本名羅伯特·方濟各·普瑞弗斯特[3](英語:Robert Francis Prevost),是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聖奧斯定會會士,擁有美國秘魯國籍。2025年5月8日在選舉教宗會議中的第四輪投票中當選教宗,接替此前不久病逝的教宗方濟各。在此之前,他在2001年至2013年期間兩度獲選擔任聖奧斯定會總會長,2015年至2023年期間擔任秘魯契克拉約教區主教,並自2023年起擔任聖座主教部部長及宗座拉丁美洲委員會主席。

快速預覽 教宗 良十四世Leo PP. XIV, 教會 ...
快速預覽 Pope Leo XIV 的敬稱, 參考敬稱 ...

普瑞弗斯特出生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南郊的多爾頓,他的聖召生涯早期在芝加哥的聖奧斯定會「善導之母」會省和羅馬完成修會培育和神職培育,並服務於芝加哥地區;1985年被修會派遣至秘魯服務,1988年至1998年間歷任堂區司鐸、教區教長、神學院教授和教區行政人員等職。他精通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葡萄牙語,可讀拉丁語德語。2023年9月30日由教宗方濟各在擢升樞機的樞密會議中被擢升為樞機

良十四世擁有美國秘魯雙重公民身份,是第一位在北美出生的教宗,也是第一位擁有美國或秘魯公民身份的教宗、第二位來自主流宗教為新教國家的教宗[a],以及第二位來自英語國家的教宗[b]。他亦是首位聖奧斯定會出身、第七位遵循聖奧斯定會規的教宗[c]。良十四世曾表示,他選擇教宗的名字是受先教宗良十三世的啟發——後者於1891年發表的《新事》通諭奠基並發展了天主教社會思想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

普瑞弗斯特於1955年9月14日出生在伊利諾州芝加哥的仁慈醫院和醫療中心。[7][8][9]他的母親米爾德里德·艾格尼絲·普瑞弗斯特(Mildred Agnes,婚前姓名,Martínez)[10]是紐奧良第七區人,來自一個移居芝加哥地區的路易斯安那克里奧爾人英語Louisiana Creole people(Louisiana Creole)家庭;她於1947年畢業於德保羅大學,獲得圖書館學學士學位。[11][12]他的父親路易斯·馬里烏斯·普瑞弗斯特(Louis Marius Prevost,1920年7月28日-1997年11月8日)[10]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海軍老兵,曾在諾曼第登陸戰中指揮一艘步兵登陸艇,後來參加了法國南部的 「龍騎兵行動」;他後來成為伊利諾州格倫伍德市布魯克伍德第167學區的校長。[10][13][14]普瑞弗斯特有兩個哥哥,分別是路易斯(Louis)和約翰(John)。[7]

他於1973年在聖奧斯定會的高中備修院完成中學教育,後於1977年在維拉諾瓦大學取得數學理學學士學位。[15][16]

Remove ads

加入修會

普瑞弗斯特在1977年大學畢業後的同年9月,決定回應自己的司鐸聖召,加入位於芝加哥的聖奧斯定會「善導之母」會省併入修會初學[17],他於1978年9月2 日誓發初願,並於1981年8月29日(洗者聖若翰殉道紀念日)誓發永願。[18]次年,他被芝加哥天主教神學聯盟授予神學執照(STL)學位[19]。此前神學培育期間,他同時在芝加哥卡西亞聖麗塔高中擔任物理和數學老師。[20]

1982年6月19日,普瑞弗斯特在羅馬聖奧斯定會總會「聖婦莫尼加」會院由時任聖座與非基督徒對話委員會主任尚·雅多總主教祝聖為司鐸。[21][18]他於1984年獲得宗座聖多瑪斯大學教會法執照學位(Lic. can.)[22],1987年在同一宗座大學以論文《論聖奧斯定會地方會院院長的職責角色》,獲得教會法博士學位(Doctorate in Canon Law)[15][23]

秘魯傳教

普瑞弗斯特於1985年被羅馬總會派遣至秘魯的聖奧思定會傳教團服務[24],並在1985年至1986年期間擔任丘盧卡納斯教區教務長[25]1987年,他被任命為位於芝加哥的聖奧斯定會「善導之母」會省修會司鐸培育主任及傳教事務主管。[15]

普瑞弗斯特於1988年返回秘魯,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擔任特魯希略聖奧斯定神學院院長。他還在教區修院教授教會法以及教父神學、基本倫理神學(Fundamental Moral Theology),並擔任修院教務長,與此同時,他還曾擔任特魯希略地區教區法庭法官和顧問團成員。[26]

聖奧斯定會總會長

普瑞弗斯特1998年獲選芝聖奧斯定會「善導之母」會省的省會長並於1999年3月8日回到美國芝加哥正式就職。[25]

2000年,普瑞弗斯特允許聖奧斯定會的神父雅各伯·雷(James Ray)入住位於芝加哥的聖若望斯通修道院。雷因涉嫌性侵未成年人的指控,自1991年以來一直處於暫停公開履行聖職的科罰狀態之中。儘管修道院毗鄰一所天主教小學,但當時普瑞弗斯特省會長並未將雷的情況告知學校管理層。隨後修會注意到了這一點,在聖若望斯通修道院期間,雷被指派了一名監督員。2002年,由於美國天主教主教團通過了更為嚴格的規定來應對被控性侵未成年人的聖職人員,因此雷被調至另一處住所。[27][28][d]

普瑞弗斯特曾於2001年當選聖奧斯定古總斯丁修道會會長,任期為六年。他於2007年再次當選,獲得了另一個六年任期。普瑞弗斯特2013年擔奧斯定古「善導之母」會省的修會丁修道會的培育主任,並兼任省會長顧問及省會長代理。[26]

普瑞弗斯特在擔任教區和修會職務期間,對性虐待指控的處理方式遭到了神職人員虐待倖存者權益倡導者的批評;倡導團體SNAP(受神父虐待倖存者網絡)當時指控普瑞弗斯特未能對涉及前普羅維登斯天主教高中校長理查·麥格拉思的虐待指控採取行動,儘管長期存在指控,卻允許他繼續擔任其職位。[29]

2014年,維拉諾瓦大學授予他人文學科榮譽博士學位。[16]

Remove ads

契克拉約主教

Thumb
普瑞弗斯特主教的牧徽
Thumb
秘魯契克拉約教區聖瑪麗大教堂,普瑞弗斯特於2015年至2023年在此擔任教區主教

2014年11月3日,教宗方濟各任命普瑞弗斯特為秘魯契克拉約教區的宗座署理,並授予其蘇法爾領銜主教。[26]隨後在2014年12月12日瓜達魯佩聖母慶日,他在契克拉約聖母主教座堂被雅各伯·格林(Msgr. James Green)祝聖為主教。[30]2015年9月26日,方濟各教宗正式任命他為契克拉約主教。[15]同年,他取得秘魯公民身份[31]

2018年,時任契克拉約主教的普瑞弗斯特就該地區的極端貧困問題以西班牙語發表評論

2019年7月13日,普瑞弗斯特被方濟各任命為羅馬聖職部的成員。[32]隨後在2020年4月15日,他被方濟各教宗任命為秘魯卡亞俄教區的宗座署理。[33]2020年11月21日,教宗方濟各任命他為主教部成員。[34]

在秘魯主教團中,普瑞弗斯特於2018年至2021年期間擔任常任理事會成員。[35]2021年3月1日,教宗方濟各私人接見了當時的普瑞弗斯特總主教[36],這引發了人們對他可能在芝加哥或羅馬獲得新任命的猜測。[37]

Remove ads

主教部部長

Thumb
普瑞弗斯特樞機的牧徽

2023年1月30日,教宗方濟各任命普瑞弗斯特為羅馬教廷主教部部長,並以契克拉約榮休總主教為其主教頭銜[38]2023年7月9日,方濟各在主日例行《三鍾經》祈禱後宣布了他將在9月30日的樞機會議上擢升普瑞弗斯特和其他 19 人為樞機[39][40]2023 年 9 月 30 日第十六次常規世界主角會議開幕前夕,方濟各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擢升樞機的樞密會議,在此次會議上,普瑞弗斯特被擢升為羅馬聖莫尼加小堂的執事級樞機。[41]

2025年2月6日,方濟各教宗任命普瑞弗斯特樞機為羅馬教省阿爾巴諾羅馬城郊教區的主教級樞機。[42][43]

教宗

Thumb
良十四世教宗牧徽
Thumb
教宗良十四世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的陽台上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人們揮手致意,這是他作為教宗首次公開露面

2025年5月8日,即選舉教宗會議進行的第二天,第四輪投票中,普瑞弗斯特獲選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宗徒之長聖伯多祿的第266位繼承人,他選擇教宗名號為「良十四世」。[44][45]當選後約一小時,按《主的普世羊群宗座憲令規定,由神聖樞機團中執事級首席樞機道明·方濟各·若瑟·曼玻第樞機聖伯多祿大殿的降福大廳陽台以拉丁語宣佈新教宗的姓名及名號,隨後教宗登上陽台向信眾致意及講話,並頒賜他的首個宗座遐福,即「致羅馬城與全球」(Urbi et Orbi)的降福[46]

良十四世是首位出生於美國以及北美洲的教宗、首位奧斯定會出身的教宗,也是繼方濟各以來第二位出生於美洲、擁有南美洲國家國籍的教宗,同時打破了外界對於美國人很難成為教宗的刻板印象。[47]

聖座新聞室發言人馬泰奧·布魯尼英語Matteo Bruni證實普瑞弗斯特選擇「良」作為教宗名號「明顯意指教會社會訓導」。歷史中,上一位使用「良」作為名號的教宗良十三世於1891年發表《新事》通諭,被視為天主教會關懷當代社會的教義思想「天主教社會思想」(或稱天主教社會訓導)的起點;5月10日上午,教宗良十四世會見樞機團時,明確使用「良」作為名號,有向良十三世致敬之意。[48][49][45]

據媒體報道,良十四世將重新以宗座宮作為寓所,而非像前任方濟各一樣以聖瑪爾大之家為寓所。[50][51] 他的就職彌撒於5月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52]

Remove ads

觀點

名號的選擇

Thumb
由於良十三世的社會教義和著作,普瑞弗斯特選擇了教宗的名字良十四世來紀念他

良十四世教宗的名號是為了紀念先教宗良十三世(俗稱「社會教宗」和「工人教宗」)及其通諭《新事》(拉丁語Rerum novarum,建立了天主教社會思想),根據教廷新聞辦公室主任Matteo Bruni的說法,這個選擇「顯然是——與女性的生活、他們的工作 - 即使是在以人工智慧為標誌的時代」。[53]

據智利籍的費南多·喬馬利樞機(Fernando Card. Chomalí)稱教宗良十四世告訴他,教宗名字的選擇是基於他對世界文化轉變的擔憂,這是一種涉及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的哥白尼式革命。喬馬利樞機表示: 「︁他(教宗)受到了良十三世的啟發,良十三世在工業革命時期寫下了《新事》,開啟了教會與現代世界之間的重要對話」︁。[54]

教宗自己解釋說,「教會向每個人提供其社會訓導的寶庫,以應對另一場工業革命和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這些發展對捍衛人類尊嚴、正義和勞動提出了新的挑戰」。[55][56]

Remove ads

教會政策

良十四世在獲選教宗前的2023年5月曾表示,主教領導應優先關注信仰而非行政事務。他強調首要任務是「傳達信仰的美好,認識耶穌所帶來的美麗與喜樂」。[57]

主教會議制

普瑞弗斯特是「同道偕行英語synodality」理念的堅定支持者,這是教宗方濟各的重要遺產之一。他認為,所有信友的參與和共同承擔責任,能夠應對教會內部的對立與分裂。[58]他堅信「聖神正在……推動我們走向更新」。他曾指出,所有信友都「蒙召承擔起一種我稱之為『新的態度』的重大責任」,這種態度就是「首先聆聽聖神的聲音,聆聽祂對教會的呼喚」。[57]

女性執事

普瑞弗斯特教宗反對女性擔任聖職,他認為這「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帶來新的問題。[59]在評論教宗方濟各於2023年任命三位女性為主教部成員(該部會由他領導)時,他指出,這些女性的觀點通常與其他成員一致,但也能帶來寶貴的新視角。[60]

社會和政治議題

普瑞弗斯特通常被視為一位溫和派或中間派人物。[61][62]2025年4月,義大利共和報》稱他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人物,在教會內部「受到保守派與進步派的共同欣賞」。[63]他反對安樂死墮胎,關心窮人的權益,也曾支持秘魯的委內瑞拉難民。[64]

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稱Twitter)上,普瑞弗斯特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公開表達對疫苗接種的支持,對2020年5月在美國發生的喬治·佛洛伊德事件及示威者表示同情,並批評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副總統JD.萬斯領導下的美國移民政策。他還批評川普與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萊的會晤,因後者提出可在薩爾瓦多監獄關押被美國遣返的任何國籍的罪犯。普瑞弗斯特曾在伊利諾州威爾縣參與多次選舉投票,包括2008年與2010年的民主黨初選,以及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共和黨初選。[65][66][無關引用]

香港主教周守仁樞機於2025年5月22日在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為良十四世舉行就職祈福彌撒時說,良十四世曾透露他希望訪問中國,且已去過中國,是第一位就任前曾造訪中國內地的教宗。[67]但周守仁未透露普瑞弗斯特先前訪華的年份和具體經過。

LGBTQ權益

Thumb
2023年的普瑞弗斯特,時任聖莫尼卡樞機主教

2012年,他表示大眾媒體對「另類家庭」(同性伴侶及其收養子女)的同情性描繪深入人心,使基督教的信息顯得冷酷無情,從而給教會帶來挑戰。[68]另一方面,普瑞弗斯特並未明確支持或反對《懇求的信賴》這份關於為同性關係中的人祝福的教義聲明。他指出,各國主教團應「根據文化差異,在本地語境中詮釋和落實此類指引」。[69] 2016年4月,普瑞弗斯特反對將「性別意識形態」納入秘魯小學課程,表示該理念宣揚「並不存在的性別」。[70][71]

2023年,當天主教新聞社詢問普瑞弗斯特的觀點是否與2012年時有所不同時,他回答道「很多事情都變了」,他表示教會的教義還並沒有改變,但認為教會需要更多開放與包容,並強調教宗方濟各關於:「不要讓人們因其選擇而感到被排斥」的話語。[72][73]

氣候變遷

普瑞弗斯特主張教會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並在2024年11月的一次研討會上表示「統治自然」不應該是「暴虐的」。[61]

通訊和社交媒體

在2023年5月的一次採訪中,普瑞弗斯特強調在使用社交媒體時必須保持謹慎與負責任,以避免「激化分裂與爭議」,以及「損害教會的共融」。[5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早在2022年的戰爭初期,時任秘魯契克拉約教區主教的普瑞弗斯特,在接受秘魯媒體的專訪中就強烈譴責了俄羅斯的入侵行徑,稱其為「真正的帝國主義式的入侵」。[74][75]

在當選教宗後,他仍然未停止對烏克蘭議題的關心。2025年5月11日的首次主日講話中,良十四世站在聖伯多祿大殿的中央陽台上,向全球發出和平呼籲。他表示:「我心中承載著親愛的烏克蘭人民的苦難」,並強調需要「真正、公正且持久的和平」,呼籲釋放戰俘並讓被帶走的兒童回到家人身邊。 [76]

2025年5月12日,良十四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了通話,這是他自當選教宗以後首次與世俗國家領導人通話。[77]

個人生活

普瑞弗斯特的母親Mildred於1990年6月18日去世,父親Louis於1997年11月8日去世。除了母語英語外,他還會說西班牙語義大利語法語葡萄牙語以及一些德語。他還能閱讀拉丁文[78][79]普瑞弗斯特是一名體育迷,他認為自己是一名業餘網球運動員。[80]他是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芝加哥白襪隊的球迷,[81][82]曾在芝加哥美國行動通訊球場觀看了2005年世界大賽的第一場比賽。[83][84]他還支持維拉諾瓦大學的體育運動,尤其是維拉諾瓦野貓男子籃球隊。[85]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