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盤方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羅盤方位,或叫三十二方位,是現代羅盤上使用的方位系統。這三十二個方位的名稱雖然來自英語,但已經在國際上廣為使用。在一般性地或口頭地導航時,使用羅盤方位可以省去計算或背誦方位角的麻煩,因而顯得便利。英語中的俗語box the compass,本意即是指把這三十二個方位的名稱按順時針順序依次說出,後來引申指「徹底變革」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地質學界常用的十六方位縮寫和相應的羅盤方位名編寫並不完全一致。[來源請求]


著名電影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959年的電影《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的英文片名很像羅盤方位名,但在三十二個羅盤方位中,並沒有這個英文名字。
羅盤方位表
Remove ads
在天文學中,在天空中看到的天體的「基點」是由天極相對於天空中物體的圓盤中心的方向定義的四個點[1][2]。 從圓盤中心到天球北極的一條線(天球上的大圓)將在北點與天體的邊緣(limb)相交。然後,北點將是邊緣上最接近北天極的點。同樣的,從中心到南天極的線將通過它與天體邊緣的交點來定義南點。 與北點和南點成直角的點是東點和西點。從北點開始順時針繞圓盤走,依次遇到西點、南點和東點。這與地面地圖上的順序相反,因為人們是向上看而不是向下看。
同樣的,在描述一個天體相對於另一個天體的位置時,「北」是指更接近北極天體,「東」是指較高的 赤經,「南」是指更接近南天極,「西」是指較低的赤經。例如,如果一個人正在觀察北極星下方的兩顆星星,那麼「東」的那顆星實際上會更靠左。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