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科索夫斯基林蔭路站 (索科利尼基線)

俄罗斯莫斯特地铁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科索夫斯基林荫路站 (索科利尼基线)map
Remove ads

羅科索夫斯基林蔭路站(俄語:станция Бульвар Рокоссовского羅馬化:Bulvar Rokossovskogo)是莫斯科地鐵索科利尼基線的終點站。車站位於莫斯科東行政區聖母區[1],車站名是為紀念陸軍元帥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2014年7月前稱「波德別利斯基街站」。

快速預覽 羅科索夫斯基林蔭路Бульва́р Рокоссо́вского, 位置 ...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羅科索夫斯基林蔭路站車站大廳為分離車站大廳結構:南車站大廳位於開放公路(Откры́тое шоссе́),3個出入口皆通往開放公路、第七波德別利斯基路(Шесьтой проезд Подбельского)和秋明路(Тюменский проезд);而北車站大廳位於伊萬捷耶夫卡(Ивантеевская улица)街與第七波德別利斯基路交界處,2個出入口皆通往上述2條馬路。[2][3]

月台為雙柱三跨島式月台,以連續牆和混凝土預製件建成,離地面8米。月台兩端都有通往車站大廳的樓梯。月台內有兩排各26根混凝土承重柱,高度為6米[4],柱面貼有白色大理石板。兩條行車線的牆面上部以直紋金屬板作裝飾,而月台高度以下位置則採用黑色花崗岩。地板主要為灰色花崗岩石板,並以紅黑兩色石板色條劃分中央過道和兩邊的候車月台。某些報道[5]稱車站內還有紀念布爾什維克早期領袖之一、也是波德別利斯基街名字由來的瓦金·尼古拉耶維奇·波德別利斯基Вади́м Никола́евич Подбе́льский)的半身塑像,但事實上波德別利斯基街站內從來沒有這尊塑像。

Remove ads

歷史

車站於1990年8月1日啟用。車站總建築師為妮娜·阿廖申娜Ни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Алёшина)和N.K.薩莫依洛娃(Н.К. Самойлова),總設計師為A.克里文柯(А. Кривенко)、N.列維娜(Н. Левина)和T.A.扎洛娃(Т.А. Жарова)。[4]

車站規劃時曾被稱作「東北站」(Северо-Восточная),與索科利尼基線另一頭的西南站相呼應。[4]1992年,作為車站站名來源的波德別利斯基街更名為伊萬捷耶夫卡街(Иванте́евская у́лица)。受路名變更影響,該站在1992年曾有計劃更名為伊萬捷耶夫卡站[4],但後來計劃流產。但該站附近還有6條波德別利斯基路(Проезды Подбельского;分別為第一、第三至第七波德別利斯基路)[6],因而該站名也並非完全失去其地理意義。2014年7月8日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宣布波德別利斯基街站改名為羅科索夫斯基林蔭路站以紀念陸軍元帥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而「陸軍元帥羅科索夫斯基林蔭路」(бурварь Маршала Рокоссовского)與本站出入口最少有550米距離。[7]

Remove ads

未來發展

根據目前規劃,波德別利斯基街站和切爾基佐沃站將會從索科利尼基線上拆解,併入大環線。而索科利尼基線目前切爾基佐沃站到波德別利斯基街站這段也會被切爾基佐沃-2站到東方站所取代,可與阿爾巴特-帡幪線線轉乘。[8]

波德別利斯基街站將於莫斯科小環市鐵路計劃中的開放公路站實現轉乘。

圖片

參見

更多資訊 前一站, 莫斯科地鐵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