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默森王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羅默森王子(英語:Prince Romerson,約1840年-1872年3月30日)是夏威夷族聯邦軍士兵。夏威夷王國在19世紀尚屬獨立國家,據確切記載,有上百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該國出生的公民投身南北戰爭,這些人統稱「南北戰爭夏威夷之子」,羅默森王子便是其一。
戰爭爆發前,羅默森在美國東北部生活,於1863年加入聯邦海軍封鎖中隊,負責封鎖邦聯港口。從海軍退伍後,他又加入聯邦軍麻薩諸塞州第五有色人種騎兵團,於1864年6月1日晉升中士並一直服役到內戰結束。第五騎兵團隨後被派往德克薩斯州克拉克斯維爾,但羅默森因病無法成行,於1865年退伍。與其他許多有色人種騎兵團老兵一樣,羅默森成為水牛城士兵一員繼續在邊防軍服役並參與北美印第安戰爭,最終於1872年謝世。
羅默森的軍旅生涯是眾多夏威夷軍人的代表,他們都因種族隔離政策進入有色人種兵團,軍官對他們的態度也多種多樣。2010年,檀香山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的紀念通道旁為南北戰爭夏威夷之子立起青銅牌匾。
Remove ads
背景
南北戰爭爆發後,夏威夷王國國王卡美哈梅哈四世於1861年8月26日宣布中立[1]。但是,許多夏威夷原住民和夏威夷出生的美國公民(以美國傳教士後裔為主)自行前往美國本土或就在夏威夷群島加入分屬不同州的聯邦和邦聯軍隊。從1812年戰爭開始,歷史上多次美國戰事都有夏威夷原住民的身影,內戰也不例外且人數更多。[2]參戰的原因五花八門,有些只是想賺錢或找刺激,如曾在捕鯨船工作,後加入聯邦海軍的待業水手;也有一些捕鯨船被邦聯海軍俘獲,船上水手之後在謝南多亞號(CSS Shenandoah)全帆裝船服役;另外還有許多原住民出於認同某方戰爭原因參戰。夏威夷王國的傳教士大部分來自新英格蘭,該國不少人靠新英格蘭捕鯨業安身立命,還有很多人反對奴隸制,所以大部分國民支持聯邦。[3][4][5]
生平
羅默森王子約在1840年出生,他在南北戰爭前的經歷大多已不可考。大部分來源稱他姓「羅默森」,但沒有證據表明他的名字同任何王室有關。根據入伍記錄來看,羅默森生於「三明治島奧懷希」(Owyhee, Sandwich Island,意即夏威夷島[注 1])或印度[6][7]。他的種族同樣存在爭議,部分菲律賓裔歷史學家聲稱羅默森王子是菲律賓裔美國人,並將他列入南北戰爭菲律賓裔美國戰鬥人員[8][9][10]。

羅默森於1863年1月22日入伍,此前在紐約生活,做過理髮師。18至19世紀,夏威夷王國出身的水手頗受推崇,很多都能當上船員,估計他就是在太平洋商船或捕鯨船上當水手來到美國,他能加入聯邦海軍很可能也是因為有海上工作經驗。[4]他曾在灣蘇塔號(USS Wamsutta)和梅塞迪塔號巡邏艦(USS Mercedita)服役,隸屬大西洋封鎖中隊,負責封鎖邦聯港口[11]。
在海軍服役一年後,羅默森加入聯邦陸軍麻薩諸塞州第五有色人種騎兵團M連,軍階為二等兵[12][13]。M連由科尼利厄斯·卡勒(Cornelius Kaler)中尉統領,是第五團集結的最後一個連[14][15]。與參戰的其他大部分夏威夷原住民一樣,羅默森估計也是因為膚色偏黑而因軍隊種族隔離政策分配到有色人種部隊[4][5][16]。出身夏威夷王國的內戰軍人大部分都有姓名留傳下來,但羅默森等人例外,許多戰鬥人員入伍時都是用英語化名登記,因為這對說英語的美國人而言比夏威夷語姓名易於發音。「卡納卡人」(Kanaka)是19世紀夏威夷和太平洋島原住民的常見稱謂,許多人就以此登記身份,籍貫則是「三明治群島」(即夏威夷群島)。[4]羅默森所在團還有夏威夷同鄉,登記的姓名是查爾斯·希特利(Charles Heatley)[17]。

歷史學家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指出,夏威夷原住民羅默森王子的軍旅生涯既證明他曾在美軍服役,又表明軍官對有色人種的不同態度[18]。羅默森很快就於1864年6月1日晉升中士,估計很可能是因為他識字[11]。羅默森與第五團曾參與彼得斯堡圍城戰中的第二次戰役,他還曾在馬里蘭州守望營看守聯邦軍俘虜的邦聯戰俘。聯邦軍在阿波馬托克斯接受邦聯投降後,羅默森於1865年7月8日因病進入位於紐奧良的非裔軍團聯邦軍總醫院治療,第五團之後改派至德克薩斯州克拉克斯維爾。他的身體一直沒有全面好轉,也沒有返回第五團,轉至紐約新羅謝爾戴維斯島(Davids' Island)的德坎普美軍總醫院後,於1865年10月9日退役。[11][15][19]
戰爭結束後,羅默森還是想回軍隊,於1867年進入美國第39步兵團,軍階降至二等兵。第39團之後與第40團合併組成第25步兵團,該團是軍隊種族隔離政策的產物,其中軍人被稱為「水牛城士兵」,許多都是來自第五有色人種騎兵團的內戰老兵。羅默森在第25團服役整整三年,曾參與德克薩斯邊境的北美印第安戰爭,最終於1872年3月30日謝世,去世地點估計是格里芬堡(Fort Griffin),遺體也在此下葬。同年5月11日,他被重新安葬在聖安東尼奧國家公墓(San Antonio National Cemetery)。[11]
Remove ads
影響
羅默森王子的戰爭服役經歷是眾多夏威夷軍人的代表,他們都因種族隔離政策進入有色人種兵團,軍官對他們的態度也多種多樣。林露德指出:「他的光榮服役經歷無可爭議。」[11]戰爭結束後,包括羅默森王子在內眾多夏威夷軍人的貢獻很大程度上已被遺忘,無論是夏威夷歷史還是南北戰爭的集體回憶,都沒有他們的身影。近年來,夏威夷居民、歷史學家,以及夏威夷戰鬥人員的後代開始重視這段歷史,堅持牢記「我們的夏威夷兒郎」。夏威夷王國和美國這段特殊歷史時期的人物和故事引起學界興趣,南北戰爭中的夏威夷軍人也因此獲得重視。[20]2010年8月26日,值夏威夷王國宣布中立周年紀念之際,檀香山太平洋國家紀念公墓(National Memorial Cemetery of the Pacific)的紀念通道旁立起青銅牌匾,紀念文獻有載的上百名投身南北戰爭各方陣營的「南北戰爭夏威夷之子」(Hawaiʻi Sons of the Civil War)[20][21]。截至2014年,研究人員已根據歷史文獻確定119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該國出生的內戰軍人身份,但由於許多人入伍時採用英語化名登記,又沒有詳細記載存世,確切人數及其他大部分信息都已無從考證[22][23][24]。
2015年是南北戰爭結束150周年,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出版《南北戰爭中的亞裔和太平洋島原住民》(Asi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nd the Civil War)。書中涉及大量曾參與內戰的亞裔和太平洋島原住民戰鬥人員,其中涉及夏威夷王國參戰人員(包括羅默森王子)的部分由歷史學家林露德、安妮塔·曼寧(Anita Manning)和賈斯汀·萬斯(Justin Vance)共同完成。[25][26]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擴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