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傑·丁格爾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羅傑·丁格爾定(英語:Roger Dingledine)是一名美國計算機科學家,以共同創立Tor專案而知名[1]。學生時期的丁格爾定主修數學、電腦科學和電機工程[2],筆名是arma[3]。截至2016年12月,他繼續在Tor專案擔任領導角色,擔任項目領導人、主任和研究總監[4]。
教育
丁格爾定於2000年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取得數學及電腦科學與工程理學士學位。之後,他取得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工程與電腦科學的工程碩士學位[5]。
職業生涯
Tor由丁格爾定[6]與尼克·馬修森和保羅·西弗森[4]根據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合約開發[1]。截至2006年,他們開發的軟體使用電子前哨基金會的收益,由Tor專案分發[1]。如2015年底所述,
Tor專案開發和維護……Tor瀏覽器系統,又稱為洋蔥路由……是一個免費、開放原始碼且複雜的隱私權工具,可提供匿名的網路衝浪和通訊功能。
以及開發和維護其他軟體工具和應用程式[7][8]。截至2016年12月,丁格爾定繼續在Tor專案中擔任領導角色,擔任項目主管、主任和研究總監[4]。伊莎貝拉·巴蓋羅(Isabela Bagueros)擔任Tor專案的執行總監。她於2019年1月接手此職務,之前自2015年起擔任Tor專案的專案經理[9]。

著作與簡報
丁格爾定寫過幾篇被高度引用的論文,包括Tor設計論文《Tor:第二代洋蔥路由》[10],該論文榮獲Usenix Security「Test of Time」獎[11]。其他被高度引用的論文包括Mixminion的匿名電子郵件通訊協定[12]、Free Haven Project分佈式匿名儲存服務[13]、與匿名技術相關的各種攻擊和漏洞[14][15],以及匿名技術的經濟和網路效應[16][17][18][19]。
身為強大隱私權的倡導者,丁格爾定經常受邀就安全與隱私權發言,包括學術會議[2]、國家科學基金會(2014年)[20])、美國國家安全局(2007年)[21]以及定期訪談[22][23]。
榮譽
丁格爾定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2006年TR35之一,以表揚他透過Tor專案在網際網路匿名化技術方面所做的工作[1]。《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是這樣描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的:
中國的一名異見人士使用網路電子郵件與加拿大的一名記者聯繫。一個情報機構想要監視一個外國網站。就像網際網路上的所有行動一樣,這些活動都會留下痕跡。線上匿名措施提供了迴避這個問題的方法;其中最先進的是Tor,或稱洋蔥路由。計算機科學家羅傑·丁格爾定開發了Tor……[1]
2012年,丁格羅定和Tor的另外兩位初始開發者尼克·馬修森和保羅·西弗森被《外交政策》雜誌評為全球百大思想家第78位[24]。

媒體關注
由於XKeyscore以Tor專案的洋蔥伺服器為目標,包括丁格爾定在麻省理工學院執行的伺服器,該伺服器既是系統的目錄管理機構,也是Mixminion郵件服務的運作基地,以及各種遊戲和其他網站(美國國家安全局可能會從中收集IP位址)的主機,因此丁格爾定在愛德華·史諾登洩漏美國國家安全局文件,並公開XKeyscore(美國國家安全局的收集系統)的運作指導規則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25]。
延伸閱讀
- 由Google學術搜索索引的羅傑·丁格爾定出版物
- Goodin, Dan. Firefox 0-Day in the Wild is Being Used to Attack Tor Users. ArsTechnica. 2016-11-29 [2016-01-04].
Publicly released exploit works reliably against a wide range of Firefox versions.
- Zetter, Kim. Tor Hires a New Leader to Help It Combat the War on Privacy (print and online). Wired. 2015-12-11 [2016-01-04].
- Zetter, Kim. The NSA Is Targeting Users of Privacy Services, Leaked Code Shows (print and online). Wired. 2014-07-03 [2016-01-0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