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威爾·利伯曼
美国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背景
利伯曼於紐約市出生,8歲開始學琴,14歲開始從事作曲工作。16歲時已經在卡內基音樂廳內演奏自己的《第1號琴奏鳴曲》,作品1。[1]他一直於茱莉亞音樂學院攻讀,師隨大衛·戴蒙德及文森特·佩爾西凱蒂。1987年畢業時,已先後完成了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2]
利伯曼的作品融合了傳統的旋律風格和現代無調性的寫作方式,他的作品大都具備很強的旋律性,但不會令聽眾感到陳舊,因此很快便在美國本土和世界打響了名堂。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均有被演奏。他並曾擔任達拉斯交響樂團和日本札幌太平洋音樂節(Pacific Music Festival)等的駐團作曲家。
他特別喜歡將以往的作曲家,選取合適的旋律後重新編寫成多首主題變奏曲,包括有巴赫、莫扎特、舒伯特(2個)、布魯克納、布拉姆斯、巴格尼尼和艾維士。他亦會在自己的音樂中引用一些耳熟能詳的樂句,例如他的《短笛協奏曲》第3樂章,便可以聽到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曲》第1樂章及蘇沙《星條旗頌》的引用。
Remove ads
獎項
主要作品
直至2010年,利伯曼的作品編號已累積至114號。他的創作類型多樣化,由歌劇、合唱、管絃樂到器樂獨奏均包涵在內。
- 《第1號交響曲》,作品9(1982)
- 《第2號交響曲》,作品67(1999),含獨唱及合唱。
- 《第3號交響曲》,作品113(2010)
- 兩首小提琴室內樂協奏曲
- 2首鋼琴三重奏
- 1首鋼琴四重奏
- 1首鋼琴五重奏
- 4首絃樂四重奏
- 2首長笛、大提琴及鋼琴三重奏
- 1首圓號、小提琴及鋼琴三重奏
- 1首單簧管、鋼琴及絃樂五重奏
- 1首小提琴奏鳴曲
- 1首中提琴奏鳴曲
- 4首大提琴奏鳴曲
- 1首低音提琴奏鳴曲
- 2首長笛獨奏曲
- 3首長笛與其他樂器的奏鳴曲
- 11首夜曲
- 3首奏鳴曲
- 《雨漏》,作品29
- 《布拉姆斯歌曲的4首練習曲》,作品88(2004)
- 3首即興曲
- 多首主題變奏曲
- 其他樂曲10多數
- 多首獨唱樂曲
- 混聲《小彌撒曲》,作品15(1985)
- 《華特·惠特曼清唱劇》,作品105(2008)
外部連結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