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憲法第三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國憲法》第三條確立了美國聯邦政府的司法部門,明確了聯邦法院的架構、職權範圍與審理案件的權限。該條文不僅規定了最高法院的設立及其下屬法院的可能存在,還界定了司法權力的適用範圍,定義了叛國行為,並賦予國會相應的懲罰權。通過這一條,美國的司法體系獲得了憲法基礎,成為與立法、行政相併列的三大政府分支之一。
第一款規定,美國的司法權屬於一個最高法院,並可設有由國會設立的下級法院。該款雖授權設立「下級法院」,但並不強制要求其存在。事實上,美國歷史上的首批聯邦下級法院是在1789年《司法法案》通過後設立的。根據第一款的規定,聯邦法官不設任期限制,任職期間其薪資不得被削減,旨在保障司法獨立。第三條未設定最高法院的具體人數或法官職務結構,然而,根據第一條的規定,首席大法官一職的設立已有法律依據。與第一條和第二條的「授權條款」相互配合,第三條的「授權條款」同樣體現了三權分立原則,在制度層面確保立法、行政與司法三者彼此獨立又互相制衡。
第二款進一步明確了聯邦司法權的範圍,確立了聯邦法院只能審理真實爭議與實際案件,不得審理假設性問題或不具法律意義的抽象爭議。這一原則意味著聯邦法院的司法權受限於當事人資格、審判價值以及是否具備審判成熟性等司法門檻。根據第二款,聯邦司法權適用於《憲法》所涉及的案件、聯邦法律與條約所引發的爭議、州與外國政府之間的衝突、多個州之間的法律糾紛等領域。在涉及大使、公使、領事或某一州為當事方的案件中,最高法院擁有初審權,即案件可直接向其起訴。至於其他聯邦司法權限所涵蓋的案件,最高法院則享有上訴管轄權。該款同時賦予國會權力,可對最高法院的上訴管轄權加以限制或修訂,顯示司法權雖相對獨立,仍須在憲法結構內運作。此外,第二款還規定,所有聯邦刑事案件必須由陪審團審理,從而保障被告的正當程序權利。雖然第三條並未明文賦予聯邦法院司法審查的權力,但自1803年馬伯里訴麥迪遜案(Marbury v. Madison)判決以來,最高法院即確立並行使了這一權力,即有權判定法律或行政行為是否違憲,從而確立司法在憲政秩序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款則對叛國行為作出定義,並規定其懲處方式。根據該款規定,叛國行為僅限於對美利堅合眾國發動戰爭,或提供敵人援助與庇護。欲定罪為叛國,必須有兩名證人對同一叛國行為作證,或被告本人在法庭公開認罪。此一高標準旨在避免政府以模糊指控進行政治迫害。此外,第三款也限制國會對叛國罪的懲罰範圍,禁止實施株連,即不得對被定罪者的親屬或後代施加刑罰或剝奪其財產。
Remove ads
第一款:聯邦法院
第一款確立聯邦政府司法權屬於聯邦法院,要求建立一個聯邦最高法院,並允許再設立下級法院,要求法官任職內行為端正即任期不受限制,並且其在職期間報酬數額不能減少(但沒有限制增加)。
The judicial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vested in one supreme Court, and in such inferior Courts as the Congress may from time to time ordain and establish. The Judges, both of the supreme and inferior Courts, shall hold their Offices during good Behavior, and shall, at stated Times, receive for their Services a Compensation which shall not be diminished during their Continuance in Office.
Remove ads
第一款只明確要求建立一個聯邦最高法院,但並沒有規定其中應該有多少名大法官。同時在憲法第一條第三款第6節中有提及應該有一名「首席大法官」:「合眾國總統受審時,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審判。」之後國會通過立法規定了大法官的人數,目前這一數字為9人:一位首席大法官和八位大法官。值得補充的是,首席大法官和其他大法官之間,並沒有任何上下級的關係,也不存在升遷或降級的說法,首席大法官只起召集作用。
曾有不少人建議將聯邦最高法院分為多個分支,但都沒有得到採納。
聯邦最高法院是憲法中規定要設立的唯一一個聯邦法院,在美利堅合眾國制憲會議期間,曾有人提議將聯邦最高法院作為唯一的一個聯邦法院,其同時擁有初審和上訴管轄權,主要審理來自各州法院的上訴,不過這樣的建議也沒有得到採納。最終通過的憲法第一條第八款規定:「國會有權……設立低於最高法院的法院」,所以國會就既可以根據憲法第一條第八款來設立下級法院,也可以通過第三條第一款來設立。其中後者是由立法部門通過《1789年司法條例》而建立的,包括聯邦地區法院、聯邦上訴法院等,也稱「憲法法院」,而前者則主要包括聯邦稅收法院,也稱「立法法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只是根據第三條設立的「憲法法院」才擁有司法權,因此能夠對監管機構的決定進行審查也只有這些法院。
Remove ads
憲法規定所有法官「如行為端正,得繼續任職」,其中的「行為端正」意味著法官任職沒有限制,可以終身任職,除非他主動選擇辭職或退休。當然,法官也可能因為受國會彈劾而下台,美國至今共有14位法官因為受到彈劾而離職(見美利堅合眾國彈劾。另外還有三位法官,分別是馬克·W·德拉海[3]、喬治·W·英格里希[4]和塞繆爾·B·肯特[5],他們寧願選擇直接辭職,而不願面對彈劾程序。
第二款:司法權適用和管轄範圍,陪審制
第二款規定了司法權的適用範圍和聯邦最高法院的具體管轄範圍,如哪一些類型案件可以接受初審,哪一些類型案件只能接受上訴審理。此外這一款也規定除彈劾案外,任何犯罪案件都應該由陪審團審判。
The judicial Power shall extend to all Cases, in Law and Equity, arising under this Constitution, the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reaties made, or which shall be made, under their Authority;—to all Cases affecting Ambassadors, other public Ministers and Consuls;—to all Cases of admiralty and maritime Jurisdiction;—to Controversies to which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be a Party;—to Controversies between two or more States;—between a State and Citizens of another State;—between Citizens of different States;—between Citizens of the same State claiming Lands under Grants of different States, and between a State, or the Citizens thereof, and foreign States, Citizens or Subjects.
In all Cases affecting Ambassadors, other public Ministers and Consuls, and those in which a State shall be Party, the supreme Court shall have original Jurisdiction. In all the other Cases before mentioned, the supreme Court shall have appellate Jurisdiction, both as to Law and Fact, with such Exceptions, and under such Regulations as the Congress shall make.
Trial of all Crimes, except in Cases of Impeachment, shall be by Jury; and such Trial shall be held in the State where the said Crimes shall have been committed; but when not committed within any State, the Trial shall be at such Place or Places as the Congress may by Law have directed.
- 譯文:司法權的適用範圍包括:由於本憲法、合眾國法律和根據合眾國權力已締結或將締結的條約而產生的一切普通法和衡平法的案件;涉及大使、公使和領事的一切案件;關於海事法和海事管轄權的一切案件;合眾國為一方當事人的訴訟;兩個或兩個以上州之間的訴訟;[一州和他州公民之間的訴訟;](注十)不同州公民之間的訴訟;同州公民之間對不同州讓與土地的所有權的訴訟;一州或其公民同外國或外國公民或國民之間的訴訟。
- 涉及大使、公使及領事以及一州為一方當事人的一切案件,最高法院具有第一審管轄權。對上述所有其他案件,不論法律方面還是事實方面,最高法院具有上訴審管轄權,但須依照國會所規定的例外和規章。
Remove ads
在奇澤姆訴喬治亞州案(2 U.S. (Dallas 2) 419 (1793))中,聯邦最高法院裁定,由於憲法第三條中給予最高法院司法管轄權,因此各州並不能從公民的起訴中給予豁免。這導致之後國會在1794年3月4日提出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十一條修正案,並於1795年2月7日得到足夠數量州的批准而開始生效,該修正案推翻了這一判決,來防止各州被別州公民在聯邦法院起訴。

第三條第二款規定除彈劾案外,任何犯罪案件均需由陪審團審判,除非被告放棄這一權力。並且審判必須在犯罪行為所發生的州內進行,如果犯罪行為並非發生在任何一個州中,則在立法部門另行規定的地點進行。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六條修正案中也有著類似的規定:刑事訴訟必須「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州和地區的公正陪審團」進行。
參議院獨自擁有審判一切彈劾案的權力[6]。
第三款:叛國罪
第三款限定了叛國罪的定罪標準和程序,並限定了相應懲罰的許可範圍。
Treason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consist only in levying War against them, or in adhering to their Enemies, giving them Aid and Comfort. No Person shall be convicted of Treason unless on the Testimony of two Witnesses to the same overt Act, or on Confession in open Court. 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to declare the Punishment of Treason, but no Attainder of Treason shall work Corruption of Blood, or Forfeiture except during the Life of the Person attainted.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