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漫畫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國漫畫書(英語:American comic book)在美國最初是一種薄版期刊出版物。其頁碼大約為32頁,內容主要為漫畫。這種版式起源於1933年,但是美國漫畫書開始變得受歡迎卻要等到1938年《動作漫畫》的出版;在這本雜誌上,超級英雄超人首次亮相。伺候便引發了美國漫畫界的超級英雄潮,而這股潮流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戰後漫畫業取得迅速發展,而當超級英雄題材被邊緣化之後,恐怖、犯罪、科幻、浪漫等題材的漫畫開始取得長足進步。但是從1950年代開始,美國的漫畫業開始呈現蕭條景象。這是由於電視的出現導致平面媒體的衰落,以及漫畫準則管理局的影響[1]。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超級英雄題材漫畫開始復甦;該題材從20世紀後期到21世紀為美國漫畫的主流題材。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4月26日) |
一些愛好者會搜集漫畫書,以幫助提高其價值。某些漫畫書的售價已經超過100萬美元。而漫畫店為了迎合愛好者的需求,在出售漫畫書的時候會加上塑料套(袋)或紙襯板來保護漫畫。
美國漫畫書也被稱為鬆軟漫畫。與傳統書籍不同,美國漫畫書通常很薄且排版緊密[2]。美國漫畫書是全球三大漫畫書流派之一,與日本漫畫及法比漫畫並列。
Remove ads
圖書版式
美國漫畫書的範式尺寸及頁碼在過去的幾十年有著許多變化,但整體趨勢是朝著更小的尺寸和更少的頁碼發展。
歷史上,美國漫畫書的印刷尺寸相當於將一張四分之一英製紙15乘11英寸(380乘280公釐)進行對摺,因此每頁尺寸為71⁄2乘11英寸(190乘280公釐),同時可以列印4面。因此,通常美國漫畫書的頁碼數是4的倍數。
近幾十年來,美國漫畫書的範式尺寸多為65⁄8乘101⁄4英寸(170乘260公釐),而頁數多為32頁。
創作團隊
儘管漫畫可以是由某個創作者獨立完成的作品,但現代漫畫創作則大部分還是以分工協作的團隊為主。可能一部作品是由負責劇情的作家和負責繪製的漫畫家聯合創作,同時可能還會有專門塑造角色和繪製背景的畫家參與其中[3]。
特別是在超級英雄題材漫畫裡,一部作品可能是由如下工種共同完成[4]。
- 作家:負責漫畫裡角色對話的撰稿;有時也會負責整體故事劇情的創作。
- 線稿師(通常也被稱為「漫畫家」):負責畫稿的分鏡頭排版及分鏡頭內容的繪製。不過有時分鏡頭排版會交由另外的專門畫師負責;同時在漫威漫畫里,他也會和作家聯合負責故事劇情的撰寫。
- 墨稿師:負責墨線稿的創作,這是為機器印刷創作漫畫作品的最終定稿[5]。
- 上色師:負責為畫稿上色。不過這個工作通常是為CMYK印刷準備青色、洋紅色、黃色和黑色的配色比,而不是真的將顏色添加到底稿上[6]。
- 字幕師:根據作者的腳本為漫畫稿添加說明文字和對話氣泡內容[7]。
一部美國漫畫書的誕生過程通常始於作家,可以是一個作家也可以是多個作家合作,甚至還可以是作家與漫畫家跨界合作。由作家或作家團隊提出一個故事的想法或概念,然後整理成故事情節和故事線,最後完成漫畫腳本。當畫稿定稿之後,對白及說明性文字將從腳本撰寫到畫稿上。雖然在漫畫被印刷之前都可以由編輯決定是否需要修改;但在實際執行中,一旦作品確定準備印刷,那麼再進行重大修改都是困難且成本高昂的[8]。
包括作家和漫畫家組成的創作團隊通常是為漫畫書出版商工作,而出版商的職責在市場行銷、廣告推廣及其他物流之類的工作。而像鑽石漫畫發行這樣的分銷商則負責將印刷出來的漫畫書分發給零售商。
一部成功的漫畫還需要保持和讀者或愛好者之間的互動。在21世紀初出現大量網絡論壇之前,漫畫書背面通常會印上同人圖和讀者來信。
Remove ads
獨立漫畫
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漫畫專賣書店的增長,這個趨勢幫助推動了好幾波獨立漫畫的出版浪潮。在一些早期案例中,這些漫畫出版物被稱之為「獨立漫畫」或「非主流漫畫」。其呈現的形式只要有兩種:第一種類似於《大蘋果漫畫系列》,延續的是早期地下漫畫的傳統;第二種則類似於《星限系列》,這一形式更像是主流漫畫社的分支,通常為漫畫家擁有的較小漫畫事業或單獨漫畫家的作品。
這種所謂的「小出版」場景(由於這種出版形式每次印刷出版的漫畫數量有限)得到了持續增長並呈現多樣化趨勢。到了1990年代,很多小型出版商開始將其漫畫出版格式和發行形式變得更加非常規漫畫出版化。「微漫畫」是一種更加非常規漫畫形式的個人出版方式,出現在1980年代,而在1990年代得到了更多藝術家們的喜愛,儘管這種出版方式比小出版的受眾更為有限。
發展歷史

(1897年出版)
美國漫畫書的發展是分階段進行的。早在1842年就有圖書出版商以精裝本的形式將連環漫畫搜集並整合出版。《歐巴迪亞·奧爾德巴克歷險記》就是英語報紙插圖的合集,這部作品原本出版於歐洲,原名《木頭先生的故事》,由魯道夫·拓普佛創作。
相關條目
|
|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