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洲麻鷺

鷺科麻鷺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洲麻鳽
Remove ads

美洲麻鷺(學名: Botaurus lentiginosus )是鷺科麻鷺屬的一種涉禽,分布於新北界。該鳥的繁殖地位於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和中部地區,越冬地則包括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各州、包括大沼澤地在內的佛羅里達全境、加勒比群島和中美洲部分地區。

快速預覽 美洲麻鷺, 保護狀況 ...

美洲麻鷺善於偽裝,一般獨來獨往,棲息於沼澤及湖泊和池塘邊緣的植被中。雄性會在繁殖季發出響而洪亮的叫聲。該鳥常在蘆葦香蒲之間水面上築巢,其蛋為橄欖色,孵化期約為四個星期,期間全程由雌性孵蛋。兩周後幼鳥便會離開巢穴,在六至七周後長出全部羽毛。

美洲麻鷺主要以魚為食,但也會捕食其他小型脊椎動物甲殼類動物昆蟲。其分布廣泛,且在範圍內是相當常見的鳥類。然而,該鳥的數量正因棲息地退化而減少。但IUCN認為其種群龐大,且下降趨勢甚微,故將其評為「無危

Remove ads

外貌描述

Thumb
一隻羽毛蓬鬆的美洲麻鷺,尼斯夸利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美洲麻鷺體色為棕色,身體大而粗壯。其外貌與大麻鷺非常相似,區別前者體型稍小一些,羽毛上有斑點而無條紋。該鳥體長58—85公分, 翼展92—115公分,體重370—1072克 [3][4]

美洲麻鷺的冠羽呈栗棕色。頸部側面有一個藍黑色的細長斑塊,後頸為橄欖色。該鳥上背部和肩胛為深栗棕色,有條紋和黑色斑點。其羽毛中心為黑色,邊緣可能呈淺黃色。背部、臀部和上尾羽顏色相似,但羽毛上有更細的黑色斑點和灰色基部。美洲麻鷺的尾羽呈栗棕色,邊緣有斑點;初級和次級飛羽呈黑棕色,尖端呈淺黃色或栗色。該鳥臉頰呈棕色,有兩道自鳥喙延伸至眼眶的淺黃色條紋。美洲麻鷺的下巴呈乳白色,中央有栗色條紋,喉嚨、胸部和上腹部的羽毛均呈淺黃色和鐵鏽色,邊緣平滑,為黑色,故其下半身看起來像有條紋一樣。該鳥眼睛周圍的皮膚和瞳孔均為淡黃色。長而粗壯的喙為黃綠色,上頜顏色較下頜深,腿和腳呈黃綠色。幼體與成體相似,但頸部兩側更偏褐色 [5]

Remove ads

物種分類

英國牧師托馬斯·拉克特英語Thomas Rackett於1813年根據一具發現於多塞特郡迷鳥標本首次描述美洲麻鷺。其種加詞lentiginosus拉丁語中意為「雀斑」,指的是該鳥斑駁的羽毛[6]。目前美洲麻鷺是沒有現存亞種的單型種[7]。然而佛羅里達州伊切塔克尼河英語Ichetucknee River流域出土的一具鷺類化石與美洲麻鷺十分相似但體型較小,學界認為其系美洲麻鷺的史前亞種,並將其命名為B. l. columbianus[8][9]

物種分布

美洲麻鷺主要繁殖範圍為美國大部和加拿大南部,最北可至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大奴湖哈德遜灣等地,亦可能在墨西哥中部高原繁殖。該鳥最主要的越冬地是佛羅里達州的大沼澤地,部分個體亦會前往美國南方其他地區、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等地越冬,最南可抵達巴拿馬哥斯大黎加。由於美洲麻鷺長距離遷徙的習性,其偶爾會作為迷鳥出現於大西洋彼岸的英倫三島丹麥冰島等地[5][7]

生態與習性

美洲麻鷺常棲息於淡水或半鹹水的濕地、沼澤或植被茂密的池塘與淺湖附近,偶爾也會在潮濕的開闊草地上覓食[5][7]。美洲麻鷺一般獨來獨往,常藏身於高草叢或蘆葦中,加之其體表的保護色,故一般難以發現。該鳥為夜行性,在黃昏時最為活躍[5]

Thumb
嘗試藏身於草叢中的美洲麻鷺,攝於堪薩斯州奎維拉自然保護區英語Quivir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捕食

Thumb
藏身於高草叢中的美洲麻鷺,攝於佛羅里達州沃庫拉泉州立公園英語Edward Ball Wakulla Springs State Park

同其他鷺類一樣,美洲麻鷺多在沼澤或濕地等淺水生境中捕食,其獵物以魚類為主,但也會捕食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小型哺乳類昆蟲甲殼類。該鳥有兩種不同的捕食方式[5]

  • 1)美洲麻鷺可能同其他涉禽一樣,在淺水區或植被中悄然移動並跟蹤獵物;
  • 2)此外,美洲麻鷺還會進行伏擊捕食,即躲藏在草叢中,待獵物接近後並不移動身體,而是慢慢伸長脖子以讓嘴接近獵物

鳴叫

雄性美洲麻鷺有時會發出類似於「嗡-咔-嗡」的鳴叫聲且同時前後扭動頭部[5]。其會至多連續鳴叫七次[7]。其具體發聲原理尚不清楚,但有猜測認為該鳥或會利用其食道輔助發聲。此猜測認為,美洲麻鷺發聲時會吞入大量空氣以使食道膨脹,此時其會發出輕微的打嗝聲。由於該鳥舌頭後長有皮瓣,空氣不會自食道流出。在食道膨脹完全後,美洲麻鷺會通過鳴管英語Syrinx發出其標誌性的叫聲。待其鳴叫結束後,該鳥會排出食道中的空氣[10]

領地意識

美洲麻鷺具有領地意識。當受到威脅時,美洲麻鷺會緩慢豎起其肩膀上原本並不外露的白色羽毛。這些羽毛在完全豎起後幾乎會環繞其頸部一圈,形似襞襟,僅在後頸部不相連。此後,美洲麻鷺可能會在原地維持這個姿勢不動,或將縮起頭部後快步緊跟闖入者[5]

育雛

美洲麻鷺會在香蒲藨草等粗糙植物之間築巢。雌鳥會負責構築巢穴,雄鳥則會護巢。其巢穴為枯枝或細枝拼成的浮床,內襯有雜草,高於水面約15公分。美洲麻鷺一次最多產下六枚蛋,其蛋形狀為圓潤的橢圓形,呈橄欖褐色,無斑點。雛鳥會在約29天後孵化,期間僅有雌鳥會孵蛋。美洲麻鷺的雛鳥會輪流從雌鳥的喉嚨中攝取反芻的食物。雛鳥會在約2周大時離巢,在6—7周大時長齊羽毛[5]

種群現狀

棲息地破壞影響,多地美洲麻鷺目前有下降趨勢,在其分布範圍南部尤甚[11]。然而,美洲麻鷺的分布範圍廣泛,加之種群龐大,IUCN 將其評為「無危[1]。此外,該鳥在美國和加拿大分別受候鳥條約法案英語Migratory Bird Treaty Act of 1918候鳥協定法案英語Migratory Birds Convention Act保護[12][13]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