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翁仔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翁仔燈(俗寫安仔燈)是指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用泥捏成的玩偶一樣的小人物,繪上五顏六色的服飾,放到通花雕木燈櫥里,組成歷史、戲劇人物故事的屏燈。自明朝隆慶年間開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1]
民俗
廣東省潮汕地區的揭陽市榕城區北環城路的鄭厝門樓,每年的元宵節前,都要擺燈屏,從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一連五天,夜以繼日,成為古城揭陽一道亮麗、獨特的風景線。
當地有民俗諺語:「看翁仔燈抱白弟」,有祈求新年財丁興旺的意涵。
傳說
相傳明朝初年,有一位外號虱母仙的著名堪輿師何野雲雲遊至揭陽,受到榕城鄭厝族人的熱情邀請,為其族人設計一座門樓。虱母仙設計的門樓三進廳,因堪輿屬「離」位,離在八卦中屬火,故中廳不能蓋頂。
門樓建成後,人們看見這座建築看起來並不完整,於是將其戲稱為「破門樓鄭」。明隆慶年間,鄭厝門樓定於正月在門樓內擺燈屏,祈求財丁興旺、幸福吉祥。[2]
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