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耀華玻璃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耀華玻璃公司,1921年由實業家周學熙天津創辦,並在秦皇島開辦工廠。公司由中方和比利時合資,資本1170萬元。[1]

歷史

在1910年代,中國的玻璃工業近乎未曾發展,市場前景廣闊;同時期,一座比利時玻璃工廠有意轉讓弗克法英語Fourcault process(一種新的玻璃生產方法)的專利權[2]。加上,開灤礦務局的業務早前得到頗為豐厚的盈餘,在知名實業家周學熙的意見下把盈餘用作鼓勵華北地區的實業,具體方法為投資各項新興實業,作為補助[2]。周學熙便決定與比利時的烏德米財團合股,從開灤礦務局提存的股息作為玻璃公司的股本,成立耀華玻璃公司,並設立耀華玻璃廠,在1922年始建[2][3]。 耀華玻璃廠是亞洲首個擁有弗克法生產線的玻璃廠、中國首家大型玻璃製造企業、中國首家機械化生產玻璃的工廠,其成立為中國玻璃工業拉開序幕,結束了玻璃市場由外資獨佔的情況,這也令玻璃廠位處的秦皇島被認為是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2][4][5]。當時,耀華玻璃廠亦是中國北部唯一一家中外合資企業[6]。玻璃廠在投產首年就成功突破設計能力,生產了16萬個20呎標準貨櫃的玻璃,成為中國玻璃產業的龍頭[6][7] 1933年,耀華玻璃廠建設了二號窯[8]。1936年,日本旭玻璃廠承購了比利時烏德米財團在耀華玻璃公司的股份,玻璃廠因而改為中日合營[9]抗日戰爭期間,河北省東北部處於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統治,由日本實際控制;在此之下,耀華玻璃廠通過股份收買的形式轉為日資,令日本得以奪取權益[10]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接收了日商所持股份,令耀華玻璃廠的營運模式轉為官商合辦,官股與民間持股各佔一半[9]。1949年,民國政府退到台灣,玻璃廠沒有隨同遷廠,多數股東亦留在中國大陸[9]。 1950年,毛澤東到訪耀華玻璃廠,視察玻璃生產過程 [11]。1957年,周恩來視察玻璃廠,了解工作環境帶來的健康問題,要求廠方改善勞動條件、注重工人健康,又提出要解決運輸問題,以提升經濟效益[12]。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沒收了公司的全部股份,把玻璃廠收歸國有[2][3]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耀華玻璃廠擴建了廠房[8]。 到了1990年代,耀華玻璃廠的發展位處頂峰,其生產的產品有玻璃鋼、玻璃管、強化玻璃防彈玻璃、鍍膜玻璃等,並設立了多個分廠[8]。2001年,耀華玻璃廠因城市發展而遷廠;舊址只剩下電燈房、水泵房英語Pumping station水塔,合共佔地1,556平方米[3][4][8]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