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老尼基弗魯斯·福卡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尼基弗魯斯·福卡斯(希臘語:Νικηφόρος Φωκᾶς,羅馬化:Nikēphoros Phōkas;?-895/6年或900年),通常被稱為老尼基弗魯斯·福卡斯,以區別於他的孫子,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福卡斯。他是9世紀晚期拜占庭帝國的傑出將領,也是福卡斯家族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他年少成為皇帝巴西爾一世的隨從,並迅速被提拔為「首席馬夫(πρωτοστράτωρ)」、哈爾希安軍區的將軍,在面對阿拉伯人的戰事中取得了一些勝利。約886年,他奉命領導南義大利遠征軍並取得許多勝利,為拜占庭帝國恢復在亞平寧半島的勢力奠定了基礎。之後他被召回國內,升任「宮內軍家內官(δομέστικος τῶν σχολῶν,相當於拜占庭軍總司令)」,並在面對東部的阿拉伯人與巴爾幹半島的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時都取得勝利。根據不同史料記載,他可能死於895-896年之交或約900年,同時代與後代的史家都稱讚了他的軍事能力與個性。他的兩個兒子都曾在他之後擔任「宮內軍長官」,他的孫子尼基弗魯斯與小利奧也都是傑出的將領,前者還在963-969年成為皇帝,並自阿拉伯人手中收復了幾個省份。
Remove ads
生平
老尼基弗魯斯的父親是卡帕多西亞人,名叫福卡斯,是福卡斯家族的始祖[1][2][3],他在9世紀70年代的某場戰鬥中(可能是872年) 中得到了拜占庭帝國皇帝巴西爾一世(867-886年在位)的注意,並被提拔為「中隊長(τουρμάρχης)」,皇帝還將他的年紀尚輕的兒子,也就是老尼基弗魯斯選入自己的隨從之列,很快又讓他成為近衛部隊「棍棒軍(μαγλαβίται)」的一員[3][4]。尼基弗魯斯可能隨從皇帝參加了873年進攻薩莫薩塔的戰役[4]。
878年前的某一時間,尼基弗魯斯被提升為「首席馬夫(πρωτοστράτωρ)」,皇帝還賜予他一座位於聖特克拉(St. Thecla)教堂附近的宅邸[4][3]。之後他升任哈爾希安軍區的將軍(總督),據僧侶喬治史書的續編者的記載,尼基弗魯斯在將軍任上多次打敗阿拉伯人,但並沒有記載戰鬥的具體情況[3][4]。
Remove ads

此前近一個世紀,拜占庭帝國都在南義大利事務中缺席,但巴西爾一世即位後改變了這一局面:868年以後,帝國的艦隊與外交使團開始積極行動,以確保亞得里亞海免受阿拉伯人劫掠,並重建帝國對達爾馬提亞的控制、再次將義大利的部分地區納入帝國的統治[5]。873年拜占庭軍自阿拉伯人手中收復了奧特朗托,876年又收復了巴里[6]。
在哈爾希安軍區任職多年後,老尼基弗魯斯奉命接替打了敗仗的史蒂芬·馬克森提歐斯(Stephen Maxentios),擔任在南義大利對抗阿拉伯人的拜占庭軍統帥(μονοστράτηγος,「單一將軍」),傳統上認為此事發生在885年[4][7]。但尼基弗魯斯可能在此之前就作為哈爾希安軍區將軍派往義大利,率領《狄奧法內斯編年史續編》中記載的馬克森提歐斯轄下的哈爾希安軍區的精銳部隊參加戰鬥[3]。尼基弗魯斯接手的部隊包括來自西方各軍區(色雷斯、馬其頓、凱法利尼亞、倫巴迪亞、卡拉布里亞)的部隊,《狄奧法內斯編年史續編》還提到他獲得了來自小亞細亞諸軍區的援軍,甚至包括一支保羅派部隊[3]。此後他一直在義大利作戰,直到886年末新帝利奧六世(886-912年在位)繼位後召他回君士坦丁堡[3]。但學者肖恩·圖格(Shaun Tougher)認為尼基弗魯斯是在利奧六世即位後才被派往義大利的,因為利奧六世在自己的作品中將派遣他歸功於自己,如果是這樣,那麼他的被召回應不會早於887年[8]。
根據拜占庭史料,尼基弗魯斯在義大利奪回了許多不久之前被阿拉伯人占領的城鎮,包括塔蘭托、巴里、聖塞韋里娜、雷焦、陶爾米納、特羅派(Tropai) ,特別是阿曼泰亞,馬克森提歐斯此前也曾攻擊該城,但沒有成功[3]。據僧侶喬治史書的續編者的記載,當巴西爾一世去世、利奧六世召他返回的消息傳來時,他正在圍攻該城,但他對消息秘而不宣,直到阿拉伯守軍決定投降以換取安全離開[3]。在義大利任職時,他還令許多亞美尼亞人及巴西爾一世的舊恩人、寡婦丹尼利斯捐獻的1千名奴隸在當地定居,以鞏固帝國對義大利的控制。11世紀史家約翰·斯基里澤斯的記載還稱尼基弗魯斯結束了拜占庭士兵當時擄走本地義大利人,賣到東方作奴隸的習慣做法,終結了當地百姓遭受的苦難,感激的義大利人以他的名義建造了一座教堂[3]。到他離職時,尼基弗魯斯已將拜占庭的統治擴展到阿普利亞與卡拉布里亞的大部分地區[9],他的繼任者們延續了他的事業,為拜占庭帝國統治在南義大利的復甦奠定了基礎,最終帝國於約892年建立了倫巴第亞軍區,牢牢控制了阿普利亞、卡拉布里亞與巴西利卡塔,直至11世紀[10]。
尼基弗魯斯在義大利的成功使他在回歸君士坦丁堡時得到了友好的歡迎與榮譽,但此後直到894年與保加利亞的戰爭爆發,他的名字都沒有出現在歷史記載之中[3][4]。到那時,他已被提升為「貴族(πατρίκιος)」,並已在斯基泰人安德魯死後接替他出任「宮內軍家內官(δομέστικος τῶν σχολῶν,相當於拜占庭軍總司令)」[3][4][8]。

895年,他奉命率大軍出征保加利亞,不清楚他是否與保加利亞軍發生戰鬥,但拜占庭帝國唆使馬扎爾人自北面進攻保加利亞,拜占庭海軍也進入多瑙河活動,迫使保加利亞君主西美昂請求休戰,拜占庭軍隨後撤回[4][7]。
利奧六世的《戰術》以及作者未知的《論小規模戰爭》 都提及尼基弗魯斯曾率軍成功突襲奇里乞亞的阿拉伯領土,以報復先前阿拉伯人對安納托利亞軍區米斯泰亞堡壘的襲擊。當時他派安納托利亞軍區與奧普西金軍區的將軍前去應對阿拉伯人的進攻,自己則率軍劫掠了阿達納的周邊地區,擄走了許多俘虜,並在返回時走了另外一條道路,成功迷惑了派來封鎖他的歸路的阿拉伯軍。這一襲擊的具體時間未知,但可能發生於保加利亞戰爭前一年或保加利亞戰爭剛剛結束後[3][11]。
按照書記西蒙史書的說法,老尼基弗魯斯死於895/96年,他的死促使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重啟戰端,在保加羅菲格戰役中大勝尼基弗魯斯的繼任者利奧·卡塔卡隆(Leo Katakalon)[3][12][13]。但《狄奧法內斯編年史續編》的說法與之截然不同,照這種記載,尼基弗魯斯是因拒絕了權臣斯提利阿諾斯·扎歐采斯與他結親家的要求而被解職並遭遇羞辱;賦閒一段時間後,他被啟用為哈爾希安或色雷斯西亞軍區的將軍,繼續與阿拉伯人作戰並於900年左右在任上去世[3][7][12]。
今日,我們無法明確認定哪種說法更符合事實,但多數現代學者,如讓-克勞德·謝內(Jean-Claude Cheynet)對《狄奧法內斯編年史續編》的說法表示懷疑,因為一個前「宮內軍長官」降級擔任一個軍區的將軍很不尋常,扎歐采斯視他為潛在的皇帝,並計劃將一個未在其他記載中出現的女兒嫁給他的說法也值得懷疑[3][14][15]。
Remove ads

尼基弗魯斯是位有能力的將領。利奧六世在他的《戰術》中稱讚了他的軍事才能[7],一些反騎兵的器械被認為是由他在對抗保加利亞人的戰爭中發明的,包括插入地面的尖頭木樁[12]。史家斯基里澤斯稱讚他是個「勇敢而謹慎的男人,對上帝虔誠而向義的人」[3]。
尼基弗魯斯是老巴爾達斯·福卡斯與老利奧·福卡斯的父親,這兩兄弟都曾任拜占庭帝國的「宮內軍家內官(δομέστικος τῶν σχολῶν)」。巴爾達斯的兒子尼基弗魯斯與小利奧·福卡斯也曾擔任這一職務,前者後來成為皇帝,即尼基弗魯斯二世(963-969年在位),小利奧與尼基弗魯斯都曾在面對阿拉伯人時取得重大勝利,尼基弗魯斯二世更是領軍收復了克里特島、賽普勒斯島、奇里乞亞與安條克[1][2]。
引用
來源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