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老榕樹

哈尔达尔·纳格的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老榕树
Remove ads

老榕樹》(奧里亞語ଢଡୋ ବରଗଛ羅馬化:Dhodo Bargachh[1][2]是印度詩人哈爾達爾·納格於1990年創作的詩歌作品[3],共10段。作者將詩句中的榕樹進行擬人化描寫,並描述這棵榕樹在過去中所見證的一切,反映了印度農村的生活寫照。[4]

快速預覽 原標題, 寫作日期 ...

該詩作最初發表在當地雜誌上,是哈爾達爾·納格的處女作。[5]後被蘇倫德拉·納特翻譯成英語,名為《Old Banyan Tree》,收錄於《卡維揚賈利》第一卷[4]以及《哈爾達爾·納格詩選集》(Haldhar Nag Selected Poems[6]中。

創作背景

《老榕樹》的主題來源自作者哈爾達爾·納格在根斯的一棵榕樹,這棵樹已在他祖父時代存在。在這首詩中,這棵榕樹經歷了孩子們樹根上蕩鞦韆、為旅人提供庇護所,也是新郎接送新娘時的休息處、死者的往生之地。在《老榕樹》的最後一段,作者將榕樹擬人化為一個無聲證人:「它看到、它知道、它聽到、它發現,但它一句話也不說。它有力的雙臂向外張開,就像一個沉默的證人站在那裡。」[4]

1990年,納格寫下《老榕樹》後大獲成功,並連續創作另外四首詩全部出版。在他的詩人生涯開始後,訪問了附近村莊,讓村民們背誦他的詩。不久便被賜以「民間詩人之寶」(英語:Lok Kabi Ratna奧里亞語ଲୋକକବିରତ୍ନ)之譽。[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