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耶和華的日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YHWH的日子上主大而可畏的日子,是《希伯來聖經·十二小先知書》中被頻繁提到的一個概念。概括來說,就是四字神名(YHWH)所指向的猶太教的神基督教的神懲罰惡人的日子,這個日子與戰爭有關,也與死亡和毀滅有關。十二位先知或直接或間接的提到這個日子是上主施行報應的日子,單單從字面上理解是十分可怕的日子。然而上主的日子很多描述具有象徵意義,並不會直接發生或者會以另外的形式發生。

快速預覽 此外東正教會還接受的次經, 主題:聖經 ...
Remove ads

頻繁出現於小先知書

十二位先知再三發出警告,說上主的日子臨近了[註 1]。他們指出,上主的日子越來越近,因此人應當趕快調整自己的生活,離惡行善;他們發出的呼籲都是緊急的。閱讀十二先知書,就會發現這些書都直接或間接地提到「上主的日子」。其中六位先知曾直接用過「上主的日子」這個字眼,例如:

  • 約珥生動地描述了「上主可畏的大日子」。[1]
  • 阿摩司告訴以色列人上主的日子會是黑暗的日子,所以他們應當預備面對他們的上帝了。[2]
  • 西番雅書》第1章第14節說:「上主的大日子臨近了,臨近了,飛快而來。」
  • 耶路撒冷快要毀滅之前,俄巴底亞警告說:「上主打擊列國的日子臨近了。」[3]
  • 猶太人結束被擄的生涯,返回家鄉以後,上主打發了兩位先知到他們那裡去,而這兩位先知也曾提到上主的日子。撒迦利亞預言,終有一天,前來攻打耶路撒冷的列國必被消滅。他生動逼真地描述了「上主的日子」來到時會有什麼事發生。[4]
  • 瑪拉基警告上帝的子民,「上主可畏的大日子」很快就會來到。[5]

十二先知的其餘六位,雖然沒有用過「上主的日子」這個字眼,卻也間接地提過這個日子。

這些先知傳達的訊息往往跟上主在當時所做的事有關。例如,

  • 約拿宣告上帝要對尼尼微城執行判決,彌迦則描述上帝會怎樣懲罰叛逆的子民。[7]
  • 那鴻肯定地說上主必向敵人施行報應。[8]
  • 哈巴谷懇求上帝主持公道,並且訴說「苦難的日子」會是怎麼樣的。[9]

這些先知在書中傳達的訊息,有些顯然指向未來,預示真基督教的發展。例如,

  • 猶太人被釋放回來以後,哈該先知預言上帝會震動萬國。[10]使徒保羅引用《哈該書第2章第6節的話,勉勵基督徒要力求蒙上帝悅納,因為上帝快要消滅邪惡的「天」了。[11]
Remove ads

描述

先知們指出,上主的日子是爭戰的日子。那日子一到,上主就會起來對敵人執行判決。

  • 那是令人生畏的日子,天上會出現異兆:「日月昏暗,星辰黯然無光。」[12]
  • 彌迦預言:「山嶺必在上主腳下崩塌,平原也要裂開,就像在火中熔化,又像水從陡坡瀉下。」(《彌迦書》第1章第4節)這番描述可能是個比喻,但可以從中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當上帝採取行動時,地球會出現災禍,地上的居民會大禍臨頭。然而,不是人人都會遭災受難。
  • 幾位先知也指出,「追求良善」的人必能保全性命,大享福樂。[13]

在十二先知中,還有一些先知把上主的日子描述得更加逼真。

  • 哈巴谷生動地描繪上主搗毀「永恆的山嶽」,壓毀「萬世的岡陵」,即摧毀世人看似穩固的組織。[14]上主的日子「是憤怒的日子,是苦難困厄的日子,是颳風荒涼的日子,是漆黑昏沉的日子,是密雲幽暗的日子」。(《西番雅書》第1章第14節至第17節

上帝降下災殃,打擊他的仇敵:「他們雙腿還站著的時候,肌肉就腐爛。他們的眼睛在眼窩裡腐爛,舌頭也在口腔里腐爛。」[15]不論這個異象會不會實際發生,從這節經文可以看出,許多人到頭來會落得悲慘的下場。即使他們的舌頭沒有實際腐爛,他們最終也必沉寂下來,不能再搖唇鼓舌地抨擊上帝。即使他們聯手攻擊上帝的子民,最終也必大失所望,一敗塗地。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