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哥達基線隧道

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鐵路隧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哥達基線隧道map
Remove ads

聖哥達基線隧道(英語:Gotthard Base Tunnel,簡稱GBT;德語:Gotthard-BasistunnelSankt-Gotthard-Tunnel[4][5]法語:Tunnel de base du Saint-Gothard義大利語Galleria di base del San Gottardo羅曼什語Tunnel da basa dal Son Gottard),又譯為哥達基線隧道聖哥達基礎隧道戈特哈德鐵路隧道[6],是位於瑞士南部的鐵路隧道,全部路段皆位於瑞士境內,也是目前世界最長的隧道(包含鐵路隧道與公路隧道),全線貫穿阿爾卑斯山脈,主隧道為雙洞單線隧道,長度超過57公里(35英里),東線和西線隧道加上其他輔助豎井和連接通道,整套隧道系統總長度達到151.8公里(95.4英里)。由於工程浩大,整座隧道耗時17年才完工。其亦為全世界距地面最深的鐵路隧道,最深處為2300米。

快速預覽 聖哥達基線隧道, 概覽 ...
Thumb
聖哥達基線隧道與齊默爾貝格基線隧道英語Zimmerberg Base Tunnel(位於圖片上方)都是阿爾卑斯樞紐計劃中北聖哥達軸線的一部分(黃色:主隧道,紅色:既有的幹線鐵路,數字:完工年份)

聖哥達基線隧道為瑞士阿爾卑斯樞紐(AlpTransit)計畫的一部分,從蘇黎世米蘭原來2.6小時的運行時間可以減少約1個小時,從蘇黎世到盧加諾的運行時間可以達到約1小時40分。整座隧道於2016年6月1日正式開通,同年12月11日投入常規運行。

Remove ads

建設計劃

瑞士工程師愛德華·格呂納英語Eduard Gruner於1947年提出在聖哥達山口一帶新建雙線基線隧道,以提升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區域運輸的構想。1963年,瑞士政府設立一個委員會,研究隧道建設計劃。瑞士官方於1983年擱置該計劃。1992年,瑞士舉行全民公投,結果多數人支持建隧道。1998年11月,再一次公投決定工程開始。

瑞士聯邦鐵路的子公司「阿爾卑斯樞紐-聖哥達」(AlpTransit Gotthard,簡稱AG)承擔了聖哥達基礎隧道的建造工程。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承建商在工地開挖四個(後來增加到五個)豎井,並進行同步作業,最多時超過2000名工人同時工作。每325(1,066英尺)便會有一條聯絡道,用以連接東線和西線隧道。隧道內設有塞德龍(Sedrun)與法伊多(Faido)兩個多功能車站,列車可以在這兩個多功能車站內切換隧道;這些車站主要用作設置通風系統及基礎工程設施,在工程完成後亦會成為緊急停靠站及逃生通道。東線和西線隧道分別於2010年10月和2011年3月貫通。整個工程耗資大約120億瑞士法郎。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