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弗朗西斯·勒馬斯(愛爾蘭語:Seán Francis Lemass;1899年7月15日—1971年5月11日)是愛爾蘭共和黨政治家,曾於1959年至1966年任愛爾蘭總理和共和黨領袖,且不僅三度任愛爾蘭副總理(1957年-1959年、1951年-1954年和1945年-1948年),四度任工商業部長(1957年-1959年、1951年-1954年、1945年-1949年和1932年-1939年),還任過一次供應部長(1939年-1945年)。他還在1924年至1969年期間當過眾議員。
快速預覽 肖恩·勒馬斯 Seán Lemass, 第四任愛爾蘭總理 ...
肖恩·勒馬斯 Seán Lemass |
---|
 1966年的勒馬斯 |
|
|
任期 1959年6月23日—1966年11月10日 |
總統 | 肖恩·托馬斯·奧凱利 埃蒙·德·瓦萊拉 |
---|
愛爾蘭副總理 | 肖恩·麥肯蒂 弗蘭克·艾肯 |
---|
前任 | 埃蒙·德·瓦萊拉 |
---|
繼任 | 傑克·林奇 |
---|
|
任期 1959年6月23日—1966年11月10日 |
前任 | 埃蒙·德·瓦萊拉 |
---|
繼任 | 傑克·林奇 |
---|
|
任期 1957年3月20日—1959年6月23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威廉·諾頓 |
---|
繼任 | 肖恩·麥肯蒂 |
---|
任期 1951年6月13日—1954年6月2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威廉·諾頓 |
---|
繼任 | 威廉·諾頓 |
---|
任期 1945年6月14日—1948年2月18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肖恩·托馬斯·奧凱利 |
---|
繼任 | 威廉·諾頓 |
---|
|
任期 1957年3月20日—1959年6月23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威廉·諾頓 |
---|
繼任 | 傑克·林奇 |
---|
任期 1951年6月13日—1954年6月2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托馬斯·F·奧希金斯 |
---|
繼任 | 威廉·諾頓 |
---|
任期 1941年8月18日—1948年2月18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肖恩·麥肯蒂 |
---|
繼任 | 丹尼爾·莫里西 |
---|
任期 1932年3月9日—1939年9月16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派屈克·麥吉利根 |
---|
繼任 | 肖恩·麥肯蒂 |
---|
|
任期 1939年9月8日—1945年7月31日 |
愛爾蘭總理 | 埃蒙·德·瓦萊拉 |
---|
前任 | 新職位 |
---|
繼任 | 職位廢除 |
---|
|
任期 1948年2月—1969年6月 |
選區 | 中南都柏林 |
---|
任期 1924年11月—1948年2月 |
選區 | 南都柏林 |
---|
|
|
出生 | 約翰·弗朗西斯·勒馬斯 (英語:John Francis Lemass) (1899-07-15)1899年7月15日 愛爾蘭都柏林巴利布拉克 |
---|
逝世 | 1971年5月11日(1971歲—05—11)(71歲) 愛爾蘭都柏林菲布茲伯勒 |
---|
墓地 | 愛爾蘭都柏林迪恩斯格蘭奇 |
---|
國籍 | 愛爾蘭 |
---|
政黨 | 共和黨 |
---|
配偶 | 凱薩琳·休斯 (1924年結婚;1971年離婚) |
---|
親屬 | |
---|
兒女 | 4,包括莫琳和諾埃爾 |
---|
父母 | |
---|
學歷 | 奧康奈爾學校 |
---|
母校 | 科克大學 |
---|
關閉
勒馬斯曾參加過1916年復活節起義、獨立戰爭和內戰。1924年11月18日的補選中,勒馬斯勝選,首次成為南都柏林選區的新芬黨眾議員,之後,他在每一場選舉中都能勝選,直到1948年南都柏林選區廢除,不過,他也是在那一年獲選為中南都柏林選區的眾議員,他最後在1969年退休。勒馬斯是共和黨的創始人成員,並在共和黨掌權後擔任過工商業部長、供應部長和副總理。[1]
勒馬斯被許多人譽為「現代愛爾蘭之父」,這主要是因為他不僅致力於工業發展,給愛爾蘭引來外商直接投資,還為愛爾蘭鍛造了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持久關係。[2]勒馬斯曾在任內頒布過一項重要的現代化改革:實施免費中學教育,這項改革在勒馬斯從總理職位上退休後不久就開始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