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萬·米拉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萬·羅伯特·馬爾科·米拉特(英語:Ivan Robert Marko Milat,1944年12月27日—2019年10月27日),媒體通稱「背包客殺手」,是一名澳洲連環殺手。他在1989年至1992年間於新南威爾斯州綁架、襲擊、搶劫並謀殺了2男5女。他的犯罪手法是偽裝成願意提供交通便利的好心人,在休姆高速公路上接近背包客,將受害者帶往貝朗格洛州立森林制服並殺害。此外,米拉特還被懷疑在澳洲各地犯下許多類似的罪行。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伊萬·米拉特於1944年12月27日出生在新南威爾斯州吉爾福德的皇冠街婦女醫院(Crown Street Women's Hospital)。父親是克羅埃西亞裔移民勞工史蒂芬·馬爾科·「史蒂文」·米拉特(Stijphan Marko "Steven" Milat,1902-1983年),母親是澳洲籍的瑪格麗特·伊莉莎白·皮德爾斯頓(Margaret Elizabeth Piddleston,1920-2001年)[1][2][3]。他是父母14個孩子中的第五個[4]。
米拉特一家生活貧困,最初住在雪梨以西36公里處的博斯利公園(Bossley Park)一座簡陋的木屋農場中,後來搬到了利物浦。根據各方面所說,米拉特的父母在撫養、教育和管教孩子方面非常盡職盡責,送他們去天主教學校上學。然而,家屬形容米拉特的父親因酗酒而脾氣暴躁。米拉特家共有十個男孩,其中許多人曾與當地警方打過交道,並且從小習慣使用刀具和槍枝,經常在父母家後的院子裡練習射擊。
兄弟姐妹回憶稱,米拉特從小就表現出反社會和精神變態的行為,例如用彎刀攻擊動物,導致他在13歲時被送進一所寄宿學校[5]。到了17歲,他因盜竊被關進少年感化院,而19歲時因參與商店盜竊案再次被捕[5]。1964年,他因入室盜竊被判處18個月監禁,獲釋一個月後,他又因駕駛一輛被盜汽車被捕,判處兩年苦役[5]。1967年9月,年僅22歲的米拉特因盜竊罪被判三年監禁[5]。
1971年4月7日,米拉特在利物浦火車站附近持刀綁架了兩名18歲的女性搭便車者。他強姦了其中一人,隨後三人停在一家加油站咖啡館,受害者趁機逃脫。米拉特當天被捕,並被指控一項強姦罪和兩項持械搶劫罪[6]。在等待審判期間,他與幾名兄弟一起犯下了一連串搶劫案,在雪梨著名的自殺地點斷魂谷留下鞋子偽造了自己的自殺現場。
當局認為,米拉特隨後逃往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後來又飛往紐西蘭,在那裡生活了兩年[5]。然而,有證據表明他可能使用假護照秘密返回,在外州躲避警方追捕。1974年,母親因心臟病發作被送往醫院,他因此回到家中,隨後被警方重新逮捕。然而,由於米拉特家的律師約翰·馬斯登(John Marsden)介入,他的搶劫和綁架案件在審判中未能定罪。1975年,米拉特成為一名卡車司機,在接下來的20年裡斷斷續續地為道路與交通管理局工作,直到被捕時仍在該機構任職[5]。1977年,米拉特曾企圖強姦和謀殺兩名從利物浦搭便車前往坎培拉的女性,但最終未被指控。
Remove ads
背包客謀殺案
在貝朗格洛州立森林(Belanglo State Forest)首次發現受害者屍體前,已有多名背包客失蹤。其中一起案件是一對來自維多利亞州弗蘭克斯頓的年輕情侶——19歲的德博拉·埃弗里斯特和19歲的詹姆斯·吉布森,他們自1989年12月30日離開雪梨前往奧爾伯里附近的ConFest音樂節後便失蹤[7]。另一名受害者是來自德國的西蒙娜·施米德爾,21歲,她於1991年1月20日從雪梨前往墨爾本後失蹤[7]。同樣來自德國的情侶加博爾·諾伊格鮑爾(21歲)和安雅·哈布施德(20歲),在1991年12月26日從國王十字的一家旅社出發前往米爾杜拉後失蹤。此外,英國背包客卡羅琳·克拉克(21歲)和喬安妮·沃爾特斯(22歲),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是在1992年4月18日於國王十字區[8]。

1992年9月19日,兩名跑步的人在貝朗格洛森林進行定向越野比賽時,發現了一具隱匿的屍體[9]。次日早晨,警方在距離第一具屍體30公尺(100英尺)處發現了第二具屍體[10]。透過牙科記錄,警方迅速確認屍體屬於克拉克和沃爾特斯[7]。沃爾特斯被刺15刀,其中4刀在胸部,1刀在頸部,9刀在背部,這些傷口如不致死也會導致她癱瘓[7]。克拉克的頭部在埋葬地點被射擊10次,警方認為她曾被用作射擊練習目標[7][11]。在對森林進行徹底搜查後,調查人員排除了發現更多屍體的可能性[12]。
1993年10月5日,一名當地人在貝朗格洛一處偏遠區域尋找柴火時,發現了骨骼殘骸[13]。他隨後帶領警方前往現場,警方很快發現了兩具屍體,確認其身份為吉布森和埃弗里斯特。吉布森的遺體呈胎兒姿勢[14],遭受了8處刺傷[7]。一把大刀切斷了他的上脊椎,使其癱瘓,胸部和背部的刺傷導致心臟和肺部被刺穿。埃弗里斯特則遭到殘暴毆打,顱骨有兩處骨折,下頜骨折裂,額頭上有刀痕,背部被刺了一刀[15]。吉布森的屍體出現在貝朗格洛讓調查人員感到困惑,因為他的相機早在1989年12月31日就被發現,而他的背包則於1990年3月13日在加爾斯頓峽谷(Galston Gorge)公路旁被發現,位在以北超過120公里(75英里)[8]。
1993年11月1日,警方在一次搜查行動中,在貝朗格洛一條防火道上的一處空地發現了一具骸骨[16]。遺骸後被確認為施米德爾的[8],其身上有至少8處刺傷,其中兩刀切斷了脊椎,其他刀傷則刺穿了心臟和肺部[17]。在現場發現的衣物並非施米德爾的,而是另一名失蹤背包客哈布施德的[7]。1993年11月4日,哈布施德和諾伊格鮑爾的屍體在附近的一條防火道上被發現,他們的墓穴相距50公尺(160英尺)[15]。哈布施德被斬首,儘管警方進行了廣泛搜索,她的頭顱從未被找到[18]。諾伊格鮑爾的頭部被射擊6次[19]。有證據表明,部分受害者並未立即死亡,而是遭受了折磨[20]。
Remove ads
對遺骸的檢驗顯示,一些受害者在死前遭受了酷刑[21]。因此,1993年10月14日,新南威爾斯州警方成立了由20多名偵探和分析師組成的特別行動組[22]。11月5日,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將與此案相關的懸賞金提高至50萬澳元[22]。在建立了兇手的罪犯側寫後,警方面臨著大量的數據需要分析[23]。調查人員運用連結分析技術,將嫌疑人名單從230人縮減到32人[24]。由於大多數受害者都是成對被襲擊,並且被殺害的方式不同,屍體被分別掩埋,人們開始猜測此案可能是多名兇手所為[25][26]。
1993年11月13日,英國警方接到了一通來自24歲男子保羅·奧尼恩斯(Paul Onions)的電話。他回憶稱,在1990年1月25日,他在澳洲背包旅行期間,從利物浦火車站搭便車前往米爾杜拉。在卡蘇拉(Casula)南部,他搭乘了一名自稱「比爾」的男子的車[27][28]。在距離貝朗格洛不到1公里的米塔貢(Mittagong)南部,這名男子突然掏出一把左輪手槍和一根繩索,試圖搶劫奧尼恩斯。奧尼恩斯成功逃脫,而「比爾」在其逃跑時開槍射擊[29][30]。奧尼恩斯攔下了一名路過的司機——坎培拉的喬安妮·貝里(Joanne Berry),兩人一起向鮑勒爾(Bowral)警方描述了襲擊者的外貌、車輛以及車牌號碼[31]。1994年4月13日,偵探重新翻查了奧尼恩斯當年的案件記錄,找到了他的陳述。此後,貝里以及一名與米拉特共事的男子的女友也證實了奧尼恩斯的說法[32]。
Remove ads
警方於1994年2月26日開始對米拉特在鷹谷(Eagle Vale)辛納巴街(Cinnabar Street)的住所進行監視[5]。很快,他們發現米拉特在克拉克和沃爾特斯的屍體被發現後不久,就匆忙出售了自己的銀色日產途樂車[33]。警方還證實,在所有謀殺案發生的當天,米拉特均未上班[34]。另外,他的熟人向警方透露,米拉特對武器有著痴迷[35][36]。當貝朗格洛謀殺案與保羅·奧尼恩斯的經歷建立聯繫後,奧尼恩斯專程飛往澳洲協助調查[37]。1994年5月5日,他當面對米拉特進行了指認,確認米拉特就是當年搭載他並試圖向他開槍的男子[13]。
1994年5月22日,在警方包圍了米拉特的住所後,50名警察將其逮捕,指控他犯有搶劫和持械襲擊奧尼恩斯的罪行[34]。在對他住所的搜查中,警方發現了多種武器,包括一把.22口徑安許茨1441/42型步槍,以及部分曾在謀殺案中使用的.22口徑儒格10/22步槍。此外,還發現了一把白朗寧手槍和一把布伊刀[38]。此外,警方還發現了多件屬於幾名受害者的物品[38][39]。警方還對米拉特母親及其五名兄弟的房屋進行了搜查[40],發現了更多屬於受害者的物品[38]。
米拉特於5月23日首次出庭,但未作出任何抗辯。5月31日,他被追加指控犯有七起背包客謀殺案[38]。6月28日,米拉特解僱了家庭律師詹姆斯·馬斯登,申請法律援助來支付辯護費用[38]。與此同時,兄弟理察和沃爾特因住所內發現的武器、毒品和贓物被起訴[38]。米拉特的預審聽證會於1994年10月24日開始,持續至12月12日,期間共有200多名證人出庭作證[38]。1995年2月初,基於提交的證據,米拉特被正式還押,直至6月接受審判。
1996年3月26日,米拉特在雪梨的新南威爾斯州最高法院受審,由檢察官馬克·泰德斯基(Mark Tedeschi)主持公訴。儘管證據確鑿,米拉特依然自信自己會被判無罪。在2004年澳洲廣播公司《澳洲故事》(Australian Story)節目播出的電話錄音中,米拉特解釋了他為何認為自己會被判無罪:「我在審判中的基本辯護就是:『不是我干的,我不知道是誰幹的。他們必須證明我的罪行,而不是我去證明自己的清白。』」[41][42]他的辯護律師認為,儘管證據表明他有罪,但所有證據都是間接證據,並沒有直接證據能證明米拉特就是兇手。他們試圖將罪責轉嫁給其他家屬,尤其是兄弟理察[42]。共有145名證人出庭作證,其中還有米拉特的家人試圖為他提供不在場證明。6月18日,米拉特本人出庭作證[43]。
經過18周的庭審,陪審團於1996年7月27日裁定米拉特七項謀殺罪名成立[44]。他被判處七個無期徒刑,且不得假釋。此外,他還因企圖謀殺、非法拘禁及搶劫奧尼恩斯而被分別判處六年監禁[19]。
Remove ads
受害者
- 12月30日:澳洲人德博拉·埃弗里斯特(Deborah Everist)和詹姆斯·吉布森(James Gibson,均為19歲)離開墨爾本。這對情侶先前往雪梨,入住了市中心郊區的一家背包客旅館。退房後,他們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時正準備前往ConFest音樂節,計劃搭便車前往奧爾伯里。在他們失蹤後的第二天,一名叢林徒步者在雪梨北部加爾斯頓峽谷公路旁發現了吉布森的相機。這名徒步者將受損的相機帶回家,但直到一個月後,吉布森的空背包在同一地區被發現,並與他們的失蹤報告關聯起來後,才向警方報告此事。1993年10月5日,兩人的屍體在貝朗格洛州立森林被發現,他們均遭受了多次刺傷[7]。
- 1月20日:德國人西蒙娜·施米德爾(Simone Schmidl,20歲)從雪梨出發,計劃搭便車前往墨爾本。她告訴朋友,她要去墨爾本與從德國飛來陪她一起露營的母親會面。她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是在一個火車站,正準備前往雪梨西部,以便尋找搭車機會。1993年11月1日,她的屍體在貝朗格洛州立森林被發現。法醫確定她死於多次刺傷,其中一刀刺穿了她的脊椎[7]。
- 12月26日:德國背包客加博爾·諾伊格鮑爾(Gabor Neugebauer,21歲)和安雅·哈布施德(Anja Habschied,20歲)離開雪梨國王十字區的背包客旅館,計劃搭便車前往阿得雷德和達爾文。1993年11月4日,兩人的屍體在貝朗格洛州立森林被發現。諾伊格鮑爾被捆綁並遭受6次槍擊。哈布施德被斬首,但她的頭顱仍未被找到[7]。
監禁與上訴
米拉特在梅特蘭監獄的第一天,就被另一名囚犯毆打[45]。近一年後,1997年5月16日,他與一名毒品販子、前雪梨市議員喬治·薩瓦斯(George Savvas)一同策劃越獄[46]。但計劃失敗,第二天,有人發現薩瓦斯吊死在自己的牢房內。隨後,米拉特被轉移至高安全級別的古爾本懲教中心[47]。
1997年11月,米拉特以自己未獲得法律代表權為由提出上訴,援引了迪特里希訴女王案作為依據(如果遭受嚴重刑事指控的人非因自身過錯而沒有律師代理,並且程序會導致審判不公平,則必須準許延期審理,直至為其提供適當的法律代理),主張其英美法系權利受到了侵犯。然而,新南威爾斯州刑事上訴法院駁回了他的上訴請求[48]。2004年,米拉特向澳洲高等法院申請特別許可,以新的理由提出上訴。然而,申請最終被駁回,高等法院維持刑事上訴法院最初的裁決,不允許他再次上訴[49][50]。2005年10月27日,新南威爾斯州最高法院駁回了米拉特的最後一次上訴機會[51][52]。2006年,他又進行了兩次上訴嘗試,但均被拒絕。2011年11月,他的另一項上訴請求再次遭到駁回[43]。2001年,米拉特被轉移到古爾本懲教中心的高風險管理監獄,設有45間專門為極度危險囚犯建造的牢房[53]。2006年,米拉特在獄中獲得了一台烤麵包機和電視機,這一事件在公眾中引發強烈抗議[54][43]。
Remove ads
晚年與死亡
2004年,在接受《澳洲故事》採訪時,米拉特否認家人曾參與這七起謀殺案[55]。2009年1月26日,米拉特用塑料刀割下自己的一根小指,試圖將其郵寄至澳洲高等法院,以此迫使法院重新審理案件[56]。由於傷勢嚴重,他在嚴密看守下被送往古爾本基督教醫院進行治療。然而,1月27日,醫生認為無法進行手術後,他被送回監獄[57]。事實上,這並非米拉特第一次自殘。2001年,他曾吞下剃刀刀片、訂書針等金屬物品[56]。2011年5月,他發起了一次為期9天的絕食抗議,體重減少25公斤,以此來爭取獲得一台PlayStation遊戲機,不過最終未能成功[58]。
2019年5月,米拉特被轉移至蘭德威克的威爾斯親王醫院,隨後被確診為晚期食道癌[59]。接受初步治療後,他被送回長灣懲教中心繼續服刑[60]。2019年8月9日,由於病情加重,他在過去幾周內體重驟減20公斤,出現高燒症狀,因此被轉移回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安全治療單元。雖然身體狀況惡化,但醫生認為暫不構成生命威脅[61]。2019年10月27日凌晨4:07,米拉特因食道癌和胃癌在長灣懲教中心醫院病房去世,終年74歲[62]。
在臨終前,米拉特曾致信家人,要求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支付他的葬禮費用。但新南威爾斯州懲教部長安東尼·羅伯茨(Anthony Roberts)拒絕了這一請求。最終,他的遺體被火化,費用由他的獄中帳戶支付[63]。在米拉特生命的最後幾天,新南威爾斯警方曾八次前往監獄和醫院試圖獲得他的供詞,但未能成功。警方聲明表示:「我們每次都採用不同的策略,例如派遣不同的偵探組合,以及播放受害者家屬的錄音採訪作為調查手段。」然而,米拉特始終未曾承認自己的罪行[41]。雖然他在正式場合從未認罪,不過據說他曾私下向自己關係密切的母親承認,自己確實是背包客謀殺案的兇手[64]。
額外調查
警方堅持認為,米拉特可能涉及的謀殺案遠遠超過他被定罪的七起案件[65]。1993年,上文所述特別行動組啟動了一項涵蓋整個州和領地的調查,針對未解決的年輕人死亡和失蹤案件。他們透過比對米拉特已知的犯罪和受害者特徵,以及他的犯罪手法,來查找可能相關的懸案[65]。調查名單共涉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和紐西蘭等的58人[65]。此外,米拉特的活動範圍非常廣泛。他在1970年代中期成為一名卡車司機,負責運輸輪胎,路線涉及阿得雷德、墨爾本、布里斯本、古爾本、亞斯、坎培拉和伯斯。基於幾乎相同的作案手法,行動組確認了三名尚未破案的受害者,指揮官克萊夫·斯莫爾(Clive Small)認為他們極有可能是米拉特的受害者[66]:
- 1971年2月26日,20歲的凱倫·羅蘭(Keren Rowland)是一名準媽媽,與妹妹分別駕車前往坎培拉的一家汽車旅館[65]。然而,凱倫並未抵達,直到當晚,人們才在一處未開發的區域發現了她的廢棄車輛。次日,在利物浦的工作地點,米拉特據稱曾向同事吹噓自己殺了人,並將屍體埋在了叢林中[65]。1971年5月3日,在坎培拉附近的費爾本松林空難紀念碑附近,凱倫的遺骨被人發現,距離人行道僅15米。她的死因未能確定,而謀殺現場最終與20年後貝朗格洛州立森林中的案件相提並論[65]。事發時,米拉特26歲,在道路部工作,因此經常在利物浦和坎培拉之間往返。此外,據目擊者稱,在凱倫失蹤當晚,曾有一輛金色的福特費爾蒙追趕一名與凱倫外貌相符的女子,而米拉特據稱曾駕駛同款車輛。然而,凱倫·羅蘭的疑似謀殺案始終未能破案[67]。
- 1987年11月13日,18歲的失業青年彼得·萊徹(Peter Letcher)準備搭便車前往巴瑟斯特的父母家,但他並沒有到達目的地。1988年1月21日,幾名徒步旅行者在珍羅蘭山洞群景區附近的一條林間小道上發現了他的遺骨[65]。萊徹的屍體仰面朝天,躺在一個布滿樹葉和樹枝的淺溝里。他被戴上手銬,用.22口徑手槍朝頭部射擊五次,背部多次被刺傷,還可能遭到性侵犯。據米拉特的前妻透露,在萊徹失蹤前幾天,米拉特曾帶她去珍羅蘭州立森林,看一條土路和一片松樹林,因為當時米拉特在那裡工作。萊徹的謀殺案發生在米拉特的妻子離開他不久之後[67]。
- 1991年9月6日,29歲的母親黛安·佩納基奧(Dianne Pennacchio)前往邦根多的喬治湖酒店。她告訴朋友自己打算搭便車回到昆比恩,在大約晚上11點獨自離開汽車旅館,前往國王公路[65]。1991年11月13日,兩名林業委員會員工在塔蘭甘達州立森林(位在坎培拉西南、邦根多以南40公里)發現了一具被松枝覆蓋、臉朝下躺著的屍體[66]。死者僅穿著內衣和褲子,第七胸椎遭刺傷。脊椎的刺傷導致癱瘓,這符合米拉特的犯罪手法[66]。她的衣物擺放方式暗示她可能遭到性侵犯。佩納基奧的謀殺案發生在米拉特已知的連環殺人案期間,她是在1991年1月施米德爾遇害和12月諾伊格鮑爾及哈布施德被殺之間被害的[67]。
警方調查的其他案件還有在紐卡斯爾南的獵人谷發生的一系列未破案的年輕女性失蹤案。這些案件最初被認為是另一名身份不明的連環殺手所為,但後來也引起了對米拉特的關注:
- 1978年12月30日,20歲的莉安·古道爾(Leanne Goodall)被哥哥送到馬斯維爾布魯克火車站。她前往紐卡斯爾與父母會合,計劃隨後前往雪梨。當天下午3:30,她最後一次在紐卡斯爾的星星酒店被人看到。1979年2月,古道爾被報失蹤。1978年底至1979年初,米拉特曾在這一地區從事公路施工工作,並且經常出入星星酒店[68]。
- 古道爾失蹤四個月後,即1979年4月7日,18歲的羅賓·希基(Robyn Hickie)失蹤。晚上7:15,她最後一次出現在貝爾蒙特北太平洋公路上,站在家對面的公交車站。警方當時認為她是自行失蹤(故意不願被人找到),調查很快便被終止。後來,有目擊者稱,在希基失蹤前一晚,曾在貝爾蒙特酒店看到米拉特[69]。
- 1979年4月21日,14歲的阿曼達·羅賓遜(Amanda Robinson)在蓋茨黑德參加了一場高中舞會後,返回斯旺西途中失蹤。她從公交車上下車後,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是在湖路上行走。警方對案件展開了全面調查,但最終未能破案[69]。
- 1979年10月12日,16歲的阿曼達·佐利斯(Amanda Zolis)在漢密爾頓的都鐸街被一名鄰居送到公交站,時間為晚上6:30。她計劃前往紐卡斯爾獵人街的基督教咖啡館。當晚10:15,佐利斯從紐卡斯爾漢密爾頓南給父親打電話,說自己需要換衣服,因為她打算去昆士蘭。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出現或與任何人聯繫。她的失蹤疑似與該地其他失蹤案有關,但警方尚未找到確鑿證據[68]。
- 1980年1月10日,18歲的安妮特·布里法(Annette Briffa)在雪梨北部的阿斯奎斯失蹤。她此前曾居住在中央海岸及周邊地區。她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時正在太平洋公路上搭便車,具體地點在科拉山和阿斯奎斯之間,方向朝霍恩斯比。有目擊者稱,她當時進入了一輛橙色的馬自達或類似車輛[70][71]。
- 22歲的蘇珊·伊森胡德(Susan Isenhood)在紐卡斯爾梅菲爾德地區失蹤。她的兄弟曾在雄鹿獵人酒店附近將她放下,之後她計劃搭便車前往塔里。1986年,她的骨骼遺骸在塔里南部的基瓦拉克州立森林的負鼠叢雨林中被發現。警方認為米拉特可能是嫌疑人,因為調查人員獲取了新南威爾斯州交通廳的住宿記錄,顯示伊森胡德失蹤期間,米拉特曾在塔里附近修繕太平洋公路,住在當地的一家酒店[72]。
2001年的一次審訊中,米拉特才首次被列為古道爾、希基和羅賓遜失蹤案的嫌疑人。根據新南威爾斯州驗屍官約翰·阿伯內西(John Abernethy)的說法,米拉特在1970年代後期曾在該地從事道路施工工作,與獵人谷存在「明確聯繫」,因此成為調查的重點對象[70]。據稱,米拉特曾向朋友吹噓稱,該地到處都有埋葬屍體的坑穴。在審訊中,他承認曾搭載過大約15名搭便車者,但他堅稱並不是在獵人谷。他在法庭上表示:「無論他們的孩子發生了什麼,我都與此毫無關係。我可以直視這些人的眼睛,說,『我完全沒有參與你們孩子的失蹤事件。』」此外,他在審訊期間還發表過類似的言論,例如:「我倒想問問,他們怎麼會讓一個14歲的孩子(指阿曼達·羅賓遜)在午夜時分獨自外出?」儘管米拉特在案件發生時確實在該地工作,但由於缺乏確鑿證據,警方並未對他提出指控。2005年,針對布里法失蹤案的類似調查也未能造成任何指控[71]。媒體還推測米拉特還犯下了其他罪行:[73][74]
- 1972年7月4日,19歲的阿尼塔·坎寧安(Anita Cunningham)和18歲的羅賓·霍因維爾-巴特拉姆(Robyn Hoinville-Bartram),這兩名同住一處的平面設計專業學生,從墨爾本出發,計劃搭便車前往昆士蘭。隨後,在距離查特斯堡以西80公里的明智溪(Sensible Creek)橋下,霍因維爾-巴特拉姆的半裸屍體被人發現。她頭部中彈,所使用的.22口徑步槍與米拉特慣用的槍枝相同。而坎寧安的遺骸至今未被找到。雖然當局曾調查米拉特當時的行蹤,但未能找到直接證據將其與案件聯繫起來[75][76]。
- 1973年10月5日,18歲的加布里埃爾·揚克(Gabrielle Jahnke)與16歲的米歇爾·賴利(Michelle Riley)決定從布里斯本搭便車前往黃金海岸。一周後,揚克的屍體在太平洋公路的一處陡坡下被人發現。十天後,賴利的遺體被人發現在一處偏僻叢林中,她的裙子被撩起,內衣不翼而飛,屍體上覆蓋著樹枝。這一現場與米拉特的犯罪手法極為相似[65][77]。
- 21歲的德國公民莉迪婭·諾茨(Lydia Notz)於1976年10月31日最後一次出現在昆士蘭教堂山的一位朋友家中。她留下一張便條稱自己將於一周後回來,但此後便音訊全無。2021年,犯罪心理學家蒂姆·沃森-蒙羅(Tim Watson-Munro)和法醫人類學家贊瑟·馬萊特(Dr. Xanthé Mallett)在電視節目《伊萬·米拉特:背包客兇手》(Ivan Milat: Backpacker Murderer)中將諾茨列為米拉特的潛在受害者之一[78][79]。
- 1977年7月20日,21歲的納雷爾·瑪麗·考克斯(Narelle Mary Cox)在前往昆士蘭努薩探訪老朋友的途中失蹤。她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是在新南威爾斯州的布藍茲維黑茲地區,而米拉特曾在該地工作。她的姊妹曾在1994年聯繫米拉特行動組,但警方最終因米拉特的工作時間表與失蹤時間不符而排除了他的嫌疑。然而,這一結論受到質疑,因為米拉特曾讓他人代替他簽到,以掩蓋他缺勤的事實[80]。
- 22歲的美國公民芭芭拉·卡羅爾·布朗(Barbara Carol Brown)於1978年5月17日在新南威爾斯州失蹤。當時,她從男友兄弟的比克羅夫特家中出發,計劃搭便車前往昆士蘭,再前往伯斯。但她自此杳無音訊。2021年,布朗被電視節目《伊萬·米拉特:背包客兇手》列為米拉特的潛在受害者之一[81][82]。
- 1978年8月25日,20歲的史蒂芬·拉普索恩(Stephen Lapthorne)和18歲的米歇爾·波普(Michelle Pope)被人最後一次看到時,他們正乘坐一輛綠色百福汽車從西平布爾前往貝羅拉(Berowra)。儘管沒有排除意外死亡的可能性,不過警方推測他們被謀殺,遺體可能被埋在庫靈蓋·蔡斯國家公園(Ku-ring-gai Chase National Park)。2005年8月,州副驗屍官卡爾·米洛瓦諾維奇(Carl Milovanovich)主持了一項調查,裁定兩人已死亡,儘管米拉特被認定為最有可能殺害他們的人,但未能確定具體死亡時間和死因[83]。
- 1979年1月11日,22歲的阿蘭·馬丁·福克斯(Alan Martin Fox)和17歲的女友安妮克·阿德里安森(Anneke Adriaansen)從貝羅拉高地出發,計劃搭便車前往肯普西和拜倫灣。他們最後一次被人目擊是在1月12日下午晚些時候,出現在拜倫灣的主街。警方認為這對情侶的失蹤十分可疑,而米拉特當時可能正身處新南威爾斯州沿海地區,因此被提及為潛在嫌疑人[84]。
- 1979年7月27日約19:30,15歲的托尼·瑪麗·卡瓦納(Toni Maree Cavanagh)和16歲的凱·多赫提(Kay Docherty)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時,她們正在臥龍崗的一處公交車站,準備前往一家迪斯科舞廳。8月1日,有人收到一封蓋有達令赫斯特郵戳、署名她們的信件說她們身處雪梨。然而,此後兩人便再無音訊,人們相信兩人已遇害。2013年的一次調查中,米拉特曾被列為潛在嫌疑人,但未能找到具體證據證明他與案件有關[85][86][87]。
- 1979年9月,17歲的金·切麗·提爾(Kim Cherie Teer)在東墨爾本失蹤。當時,她正試圖搭便車前往阿得雷德,帶著她的黑白色邊境牧羊犬。金一直在全國各地旅行,在給母親的最後一封信中,她表達了對搭便車的恐懼,請求母親寄來她的出生證明,以便她能申請駕駛執照。警方認為,金可能在搭便車途中遭遇不測[88][89]。
- 1980年2月1日,17歲的伊萊恩·詹森(Elaine Johnson)和18歲的凱麗·安妮·喬爾(Kerry Anne Joel)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是在克羅納拉。人們認為她們在搭便車前往懷昂途中遭遇了暴力襲擊。米拉特當時曾在她們可能前往的地區工作,因此被列為主要嫌疑人[90]。
- 1980年6月12日,兩名20歲的護理專業學生黛博拉·巴爾肯(Deborah Balken)與吉莉安·賈米森(Gillian Jamieson)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時,她們正在巴拉馬打的一家酒館內,與一名戴著寬邊牛仔帽的男子交談。隨後,巴爾肯給室友打電話,表示她們正在搭車前往臥龍崗參加派對。米拉特當時在雪梨西部工作,曾被警方問訊,被列為兩名女性失蹤案的嫌疑人[72][91]。
- 1981年4月20日,20歲的喬安娜·萊西(Joanne Lacey)和萊斯利·大衛·托沙克(Lesley David Toshak)從雪梨出發,計劃搭便車前往拜倫灣進行衝浪旅行,之後便失蹤。2012年,法醫裁定兩人死於可疑情況[92][93]。當局懷疑,此次雙重失蹤可能與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發生在該地的其他失蹤情侶案件有關[94]。
- 1991年3月10日,22歲的卡門·范海登(Carmen Verheyden)在凌晨12:30最後一次被人看到時,正在利物浦附近的卡蘇拉搭便車,位於休姆高速公路上。她當時剛離開一個派對,坐在十字路口酒店外,打算回到韋斯特米德(Westmead)的家中。她從此失蹤。由於她是在與背包客綁架案相同的地點失蹤的,媒體和調查人員推測,米拉特可能綁架並殺害了她。1993年11月,行動組調查米拉特的犯罪時,曾考慮過范海登是否為他的受害者之一,但未能找到直接證據[95][96]。
- 1992年11月23日,14歲的梅洛妮·梅里爾·薩頓(Melony Merrille Sutton)和16歲的查德·埃弗雷特·薩頓(Chad Everett Sutton)在昆士蘭伊娜拉(Inala)家中最後一次被母親看到,時間為上午8:35。當時,他們出發步行前往學校。然而,後來發現兩人計劃搭便車前往伯斯,尋找他們的父親。有人認為他們可能曾途經貝朗格洛州立森林。截至目前,他們仍被列為失蹤人口[97]。
個人生活
1983年,米拉特結識了16歲的凱倫·達克(Karen Duck),當時她已懷上了米拉特某個堂表兄弟的孩子[5]。他們於1984年結婚,還育有一個女兒[98][99]。然而,由於家庭暴力,達克在1987年離開米拉特,1989年10月正式離婚[5]。在米拉特受審時,達克形容他是個「痴迷槍枝的人」,回憶起米拉特曾在貝朗格洛州立森林射殺袋鼠的情景。米拉特的侄孫馬修·米拉特(Matthew Milat)和朋友科恩·克萊因(Cohen Klein)在2012年因謀殺17歲的戴維·奧克特洛尼(David Auchterlonie)被判處監禁,馬修被判43年,克萊因被判32年,當時兩人均為19歲。案發在2010年11月,馬修在貝朗格洛州立森林用雙頭斧襲擊奧克特洛尼,而克萊因則用手機錄下了整個行兇過程[100][101]。2005年7月18日,米拉特的前任律師約翰·馬斯登在臨終前作出聲明,稱米拉特的妹妹雪莉·索爾(Shirley Soire,1946-2003)曾協助他謀殺兩名英國背包客[102]。
2015年5月,米拉特的兄弟鮑里斯·米拉特(Boris Milat)告訴曾是兇殺案偵探的史蒂夫·阿佩倫(Steve Aperen),米拉特曾向他承認自己在1962年3月6日試圖搶劫時,意外用霰彈槍射傷了計程車司機內維爾·奈特(Neville Knight)。當時,米拉特年僅17歲。奈特因此腰部以下癱瘓。然而,警方並未抓獲米拉特,反而是一名無辜男子艾倫·狄龍(Allan Dillon)被錯誤定罪,並因此服刑五年。阿佩倫在對鮑里斯和狄龍進行測謊後,堅信奈特確實是米拉特槍擊的受害者[103]。雖然當局從未就此案指控米拉特,但他們指出,這種使受害者癱瘓的作案方式,與米拉特後來對多名受害者所採用的手法相似。同樣,負責調查背包客謀殺案的警監克萊夫·斯莫爾(Clive Small)也認為米拉特應對奈特的槍擊案負責。
大眾文化
關於米拉特的案件已有多本書籍出版[104]。2016年,他的侄子阿利斯泰爾·希普西(Alistair Shipsey)出版了《米拉特書信集》(The Milat Letters,ISBN 1785547844)[105][106]。2018年12月,澳洲作家阿曼達·霍華德(Amanda Howard)根據自己與米拉特的通信,正在撰寫一本關於其罪行的書籍[107]。2015年,七號電視網播出了迷你劇「Catching Milat」,聚焦於追蹤米拉特的特別行動組成員[108]。該劇大致改編自馬克·惠特克(Mark Whittaker)和萊斯·甘迺迪(Les Kennedy)合著的《兄弟之罪》(Sins of the Brother)[109][110]。米拉特的罪行也成為了電影《狼溪》系列的靈感來源[41]。2021年,一部四集紀錄片《伊萬·米拉特:背包客殺手》(Ivan Milat: Backpacker Murderer)播出,探討了米拉特可能還有20名額外受害者的可能性[79]。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