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博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1905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1910年,考取清華庚子賠款官費留美,次年到麻省理工學院專攻礦冶,1917年畢業,轉入匹茲堡大學深造。1919年春回國[1],先後任北京龍煙鐵礦公司、湖北大冶鐵礦工程師。1928年3月任農礦部礦業司司長,12月改任礦政司司長。1934年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兼任實業部技正。1938年2月任經濟部技監,10月任技正。[2]1942年1月起,擔任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主任,同年7月起任校長至1943年8月[3][註 1],期間因剋扣教職工薪水造成教授罷教事件[5]。1949年前往台灣,任國立編譯館董事[6],兼任「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1]。1951年赴美,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礦冶學院。1956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學理工學院院長,翌年轉任馬來西亞大學工學院客座教授,1964年退休後居於新加坡龍山寺。[7][1][8]1975年10月21日中風逝世[7][1]。著有《中國工業自給計劃》、《曉晴齋散記》。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