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腳尾飯
為東亞民間葬儀習俗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 |
簡介
腳尾飯為死者遺體腳跟邊之菜餚,故有腳尾飯之稱。台灣的腳尾飯內容通常是一碗米飯中置一顆熟鴨蛋與各式配菜(如豆乾、蔬菜、雞腿等等),並直插竹箸一雙。此乃親人希望逝世者可吃飽後,有力前往地府報到。但亦有一說,人們會向去世的親人道:「一路好走,等鴨蛋孵出小鴨再回到陽世罷!」,由於熟蛋不可能有小鴨破殼而出,有希望親人勿留戀人世間的意味。
由於隨著葬禮放置很久,腳尾飯常會發霉,終至不能食用。
平時禁止孩童吃飯時將筷子插立於碗中,乃此舉類似腳尾飯,象徵家有喪事。
在台灣的某些地區,腳尾飯不得在屋內煮,而必須在天日之下。
參閲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