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臧懋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臧懋循(1550年—1620年3月24日),字晉叔,號顧渚,浙江湖州府長興縣人[1],明朝戲曲家、文人。
生平
臧繼芳第四子。七歲曉《五經》,與茅維、吳稼竳、吳夢暘並稱「苕溪四子」[2],有令譽於當時。萬曆元年(1573年)癸酉科浙江鄉試第二十七名舉人,八年(1580年)中式庚辰科會試第三十六名,三甲第八十八名進士。大理寺觀政,因不肯攀附權貴,僅任荊州府儒學教授,十年(1582年)任應天鄉試同考官,十一年(1583年)升南京國子監博士[3]。
在京期間好狎遊孌童[4]。萬曆十三年(1585年)因 「風流放誕」、「與所歡小史衣紅衣,並馬出鳳台門」被罷職[5]。歸里後隱居長興縣顧渚山中,「與二三同志,典籍為粻,翰墨為酒」[6],晚年貧困潦倒,仍寫作不輟。萬曆四十八年二月十一日(1620年3月24日)卒,享年七十一歲。
著作
編有《元曲選》一百卷,多改原文,說教意味濃厚[7],如改竄《牡丹亭·冥誓》有眉批曰:「『前日為柳郎而死,今日為柳郎而生』,正臨川所謂天下有情人也。」自詡是「戲取諸雜劇為刪抹繁蕪,其不合作者,即以己意改之,自謂頗得元人三昧」[8][9]。著有《負苞堂詩文選》。
家族
曾祖臧維,副千戶,贈禮部主事;祖父臧應璧,光祿寺丞;父臧繼芳,河南按察司副使。母吳氏(封安人)。兄臧懋德、臧懋衡、臧懋律。
註釋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