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傷

有意且直接地傷害身體組織的行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傷
Remove ads

自傷self-harm,self-injury[1][2]是有意且直接地傷害身體組織的行為,當事人一般沒有自殺的意圖[3][4][5]。無論是否有自殺意圖, 「自殘」經常被濫用於任何有自我傷害的情況。[4][6] 較近期的文獻多會使用「自我傷害」和「自傷」去取代較不中立的「自殘」,特別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出版以後。

快速預覽 自傷, 異名 ...

最常見的自傷方法是使用尖銳的物體割破當事人自身的皮膚,但自傷也包括各式各樣的行為,包括自焚、劃傷身體部位、把身體撞向硬物、用拳頭或其他會造成傷害的物件打向自己、干擾傷口癒合(摳皮症)、拔毛(拔毛癖),以及攝入有毒物質[4][7][8]

物質濫用進食障礙一般不會視作自傷,因為所造成的組織損傷通常都是無意的附加後果[9]。以及紋身和穿孔等社會可接受的身體修飾一也不被認為是自我傷害。[10]然而,相關定義的界線並不總是明確的:如果當事人故意以一些通常不視作自傷的行為傷害自己,那麼亦可界定為自傷[9]

雖然自殺並不是自傷者的意圖,但自傷與自殺之間仍存在複雜的關係。自傷行為可能具有潛在的致命風險[11]。另外,自傷者擁有相對較高的自殺風險[7][12],研究表明40%至60%的自殺者亦曾出現過一定程度的自傷行為[13]。儘管如此,只有少數自殘者有自殺傾向。仍不能歸納性地認定大多數自傷者最終都會自殺[14][15]

多種疾病都可以導致自我傷害。自我傷害是一些人格障礙的普遍症狀。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很多心理疾患的患者也會有該症狀,包括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類群障礙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症物質濫用、情緒障礙、進食障礙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症解離障礙的人,以及經歷性別焦慮症的人[4]。同時該研究證明自我傷害是自我懲罰功能的一種表現形式,根據研究自我傷害的動機可能是階段性的反分離、反自殺、尋求感覺和人際關係影響, 根據個例不同, 自我傷害的動機各不相同[4]。在沒有潛在心理健康診斷的高功能個體中也會發生自我傷害[16]。有些人將自我傷害用作因應,暫時緩解焦慮、憂鬱、壓力、情緒麻木或失敗感等強烈情緒。自我傷害通常與創傷史有關,包括情感和性虐待[17] 有許多不同的手段可用於治療自我傷害,這些手段有些是專注於治療根本原因, 有些是治療自我傷害行為本身。其他方法包括迴避治療,重點是讓個人忙於其他活動,或用不會導致永久損害的更安全的方法取代自我傷害的行為。[18] 自我傷害往往始於青春期。在童年的自我傷害相對罕見,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比例有所上升。[19]老年人也有可能有自我傷害的行為。[20]自殘的老年人嚴重受傷和自殺的風險更高。[21]被人類的圈養動物中, 鳥類和猴子也被觀察到有自我傷害行為。[22]關於自我傷害的一個常見觀念是,這是一種尋求注意力的行為。在許多情況下,這個觀念是錯誤的。許多自我傷害者對暴露自己傷口和疤痕非常在意,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導致他們不遺餘力地向他人隱瞞自己的行為。[23]他們可能會為自己的傷害找一些藉口,或用衣服隱藏他們的傷疤。[24][2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