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中市優化公車專用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中市優化公車專用道(亦稱臺灣大道公車專用道,簡稱優化公車專用道、公車專用道)是臺灣臺中市快捷巴士藍線原行駛的專用路段轉換成的公車專用道,均設置於臺灣大道,從五權路口到沙鹿區英才路口(除光明路橋到安和路口之間未設置公車專用道)。全段僅限部分公車車輛及緊急車輛通行,其中的300309310公車由原臺中市快捷巴士藍線的雙節式大客車營運,其他的公車路線皆採用低底盤公車。[1]

專用道站體仍沿用BRT時代的車站,但驗票閘門、售票設施及月台門停止使用,僅剩候車空間功能,改為比照其他公車採車上收費,票價與票證比照市公車。

概況

公車共同路段營運模式

300路營運模式:在2016年10月28日前,以靜宜大學臺中火車站-靜宜大學的方式循環運行:300路在靜宜大學東行站發車後,沿著臺灣大道往臺中火車站的方向行駛,於臺灣大道五段上向東,在臺灣大道一段非專用道路段,比照一般公車停站,直至臺中火車站前建國路右轉,再由中山路口做180度大迴轉後,駛入臺中火車站站前廣場的專用道月台,提供乘客上下車。回程則依原路往西行駛,直至靜宜大學西行站後,將會清車並不再提供載客,進入待命、等候靜宜大學東行站發車或收班返回車廠,而除單一站體的臺中火車站,與單向的第二市場/仁愛醫院站外,其他車站東西行站體分離並不連通,乘客需過馬路往返不同方向站體,因此,300路而可理解成一條長度約34公里靜宜大學-東行方向-臺中火車站-西行方向-靜宜大學的單向路線,以U型「折疊」於臺灣大道。

2016年10月29日後,臺中火車站優化公車站與在舊臺中車站建國路(臺灣大道到中山路)皆停止使用,300路線改成第一廣場(東協廣場)-靜宜大學,其中,第一廣場上下車地點相同

2018年10月11日後,臺中火車站轉運站開放,啟用一樓轉運中心月臺,重新開放臺中火車站優化公車站,目前僅開放雙節公車進入,300停靠A月台、309310停靠B月臺;經新民街、建國路、雙十路、自由路重回臺灣大道。

Remove ads

優先號誌

全程相對優先號誌已於廢除BRT後取消。

專用號誌

專用道於「臺中火車站」進站與出站、「仁愛醫院站」出站、「臺灣大道五權路口」往臺中火車站方向及「臺灣大道朝富路口」秋紅谷站出站(東西行出站皆有設置),其專用號誌有較其他車輛號誌提前綠燈或延後紅燈之獨立運作特性。

行控中心

BRT行控中心的梧棲機廠目前也停用。

歷史

2015年
  • 7月7日:晚間11點末班車到終點站後,臺中市快捷巴士藍線中止營運。
  • 7月8日:台中市長林佳龍廢除BRT,並將BRT車道改為公車專用道,原藍線民營車輛改為台中市公車300路[2]
  • 7月13日:林佳龍在市政會議上的說詞表示:「雖然對原本搭乘BRT藍線的民眾來說速度變慢,但對於慢車道的機車族和海線的民眾受惠許多,『不能為少數人搭車速度變快,讓其他人受害』」。[3]
2016年
  • 10月29日:調整臺中火車站的公車站位,原優化公車站停止使用。[4]

專用道上的車站

更多資訊 編號, 車站名稱 ...
Remove ads

公車路線

更多資訊 路線編號, 營運區間 ...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