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中華民國直轄市暨行政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直轄市暨行政中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市 Taipei City 簡稱:北、北市 | |
---|---|
首都、直轄市 | |
坐標:25°02′15″N 121°33′45″E | |
國家 | 中華民國 |
設立 | |
下級區劃 | 12區[1] |
政府 | |
• 行政機構 | 臺北市政府 (立法機關:臺北市議會) |
• 市長 | 蔣萬安(臺北市市長列表) |
面積 | |
• 首都、直轄市 | 271.7997 平方公里(104.9425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第16位 |
海拔 | 10 公尺(30 英尺) |
人口(2024年9月) | |
• 首都、直轄市 | 2,498,210[2][3]人 |
• 排名 | 第4位 |
• 密度 | 9,191.36人/平方公里(23,805.5人/平方英里) |
• 密度排名 | 第1位 |
• 都會區 | 6,905,751 |
時區 | 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
戶政資料代碼 | 63000 |
毗鄰省市 | 新北市 |
網站 | https://www.gov.taipei/ |
市象徵 | |
鳥 | 臺灣藍鵲 |
花 | 杜鵑花 |
樹 | 榕樹 |
臺北市 | |||||||||||||||||||||||||||
漢語名稱 | |||||||||||||||||||||||||||
---|---|---|---|---|---|---|---|---|---|---|---|---|---|---|---|---|---|---|---|---|---|---|---|---|---|---|---|
正體字 | 臺北市 | ||||||||||||||||||||||||||
簡化字 | 台北市 | ||||||||||||||||||||||||||
字面意思 | 臺灣之北 | ||||||||||||||||||||||||||
| |||||||||||||||||||||||||||
日語名稱 | |||||||||||||||||||||||||||
漢字 | 台北市 | ||||||||||||||||||||||||||
舊字體 | 臺北市 | ||||||||||||||||||||||||||
| |||||||||||||||||||||||||||
泰雅語名稱 | |||||||||||||||||||||||||||
泰雅語 | Mnka' |
臺北市,通稱臺北,是中華民國的首都[4]及直轄市,位於台灣北部的臺北盆地,為臺北都會區以及北台灣的中心城市,亦為臺灣在金融、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心。2020年獲評選爲Alpha−級城市[5]。全市劃為12個行政區[1][6][2],設籍人口約250萬人[註 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9,200人[註 3][3]。
臺北城市建立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清代後期的1876年臺北府成立、以及1884年臺北城建立;日治時代中期的1920年成立州轄市,乃臺北正式建市之始。1945年中華民國時代開始時為臺灣省省轄市及省會(後者至1956年省府南遷中興新村為止),1949年隨著政府遷臺成為首都,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
臺北市市徽為第三代版本[註 4],於1996年透過公開徵選產生,設計人為張維懿,在經臺北市議會修法前,先行以臺北市政府府徽之名義使用。2010年9月20日,臺北市議會通過臺北市政府提案取代《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辦法》的《臺北市市徽市旗設置自治條例》後,正式成為市徽[7][8]。設計概念如下:以毛筆寫意手法寫出北字,下方置黑色「TAIPEI」及灰字「臺北」。紅色代表熱情,表現臺北市充滿活力的多元文化創造力,並傳達臺北人的活潑與熱情。黃色代表溫暖,表現臺北人的友善、人情味,以及溫暖的包容力。綠色代表和平與希望,表現臺北市著重環保及樂活的綠色都會。藍色代表理性與自由,表現臺北市為國際科技化、智慧及創新的城市,並展現水岸城市的健康與清新。以紅、黃、綠、藍飛墨所組成的市徽,充分展現臺北市熱情、溫暖、友善、自由、和平及健康之旺盛生命力,亦說明臺北市在文化、環保、科技的創造與堅持,並在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兼容並蓄,展現多元文化的豐富精神。[9]
根據荷蘭人1654年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記載,臺北最早為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人生活之地[10],部分平埔族有初步的開墾和灌溉,其番社址位置與後世並無太多變動。艋舺(今萬華)為凱達格蘭語獨木舟的音譯,因其西側為新店溪的港口,先民開發時有很多獨木舟停靠[11]:102;當時地圖是以荷蘭文「Handelsplaasts」標示,即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大龍峒(今大同區北部)被標為「Pourompon」聚落。早在漢人之前,荷蘭人就曾經在劍潭墾荒,松山地區於泉州人來之前,在明鄭前後就有福州人前來開墾。換言之,臺北從17世紀初開始,就已因西班牙、荷蘭、漢人的多元統治,而具有都市的粗胚樣貌。
臺北在1684年(清康熙23年)劃屬大清帝國臺灣府諸羅縣,首度納入滿人行政體系。1709年,泉州人陳天章、陳逢春、賴永和、陳憲伯、戴天樞合股立陳賴章墾號,向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之後多寫作「大加蚋堡」)地方。1723年,巡臺御史吳達禮報請朝廷增設淡水廳,並管轄大甲溪以北[12],但當時的臺灣仍以臺南作為政治、經濟中心。
19世紀中葉,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特別是茶葉)興起,艋舺及大稻埕(今大同區西南部)先後成爲重要貿易據點,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清代官方決定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興建臺北城做為行政中心,城垣於1884年底正式落成。劉銘傳在西仔反戰役棄守基隆後,率千餘名士兵,攜大量財寶、糧秣欲離開臺北城,行經艋舺時,商民認為劉銘傳想落跑,遂將其監禁在艋舺龍山寺內,直至承諾會坐鎮臺北督戰後才獲釋放。[13][14]:43-45,164-173,183[15]。
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擔任臺灣省首任巡撫,開始建設大稻埕至基隆與新竹的鐵路,加強郵電、道路等基礎建設,並將臺灣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衙門設置於城內(現址為中山堂),臺北的都市雛形至此已初步建立。1894年,繼任巡撫邵友濂正式將省會由橋孜圖(今臺中市南區)移至臺北,奠定臺北至今為臺灣政治和經濟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