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舒鴻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舒鴻貽(1867年—1947年),其名一作鴻儀,字冰茹[1],一字彬儒[2]。祖籍安徽懷寧[1][2],生於安徽安慶[2]。清朝及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
舒鴻貽生於一個貧寒家庭,父親是位塾師,舒鴻貽在兄弟三人中為長兄[2]。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舒鴻貽中乙未科進士[1][3]。後任兵部武選司主事[1][4]。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舒鴻貽赴西安光緒帝、慈禧太后之行在求官[2]。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以軍機章京記名引見[2]。不久改任刑部郎中[2]。
後來,舒鴻貽歷任清朝巡警部員外郎[5]、民政部郎中[4]、東三省銀元總局總辦[6]。光緒三十二年四月(1906年)間,巡警部員外郎舒鴻儀、巡警部委員章蘭蓀到日本考察警政,在東京員警學校考察期間,將課堂筆記積累成為《東瀛員警筆記》[5]。自日本歸國後,光緒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記名以御史用[7][2]。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東三省銀元總局總辦舒鴻貽奉東三省總督徐世昌之命創辦奉天電燈廠[6]。
宣統二年四月(1910年),舒鴻貽被任命為首任直隸巡警道[8]。宣統三年二月(1911年),直隸巡警道舒鴻貽因受到順直諮議局彈劾而離任,由田文烈署任直隸巡警道[9]。不久轉任直隸通永道[2]。
中華民國成立後,舒鴻貽曾任奉天都督府秘書長[2]、北京政府內務部民治司司長、奉天道道尹[1]。
民國四年(1915年),舒鴻貽回到安慶。民國7年至9年(1918年至1920年),舒鴻貽任安徽省菸酒印花稅局局長。民國九年(1920年)9月,舒鴻貽倡辦安慶電燈廠。民國十三年(1924年),舒鴻貽集資新建安慶電燈廠廠房,並個人投資創建農工銀行、宜園等。舒鴻貽還在宜園的西北面建了一座樓房,以創辦菱湖小學,並在該小學內建義豐織布廠、庭園(供種花種菜用)。農工銀行、義豐織布廠倒閉之後,舒鴻貽將宜園交給女婿鬍子穆接管。民國十四年(1925年)3月至10月,任安慶道道尹。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初,任安徽省禁菸督辦,任職數個月後便去職。[2]
抗日戰爭開始後,舒鴻貽攜家赴四川。當時許世英在重慶任行政院賑濟委員會委員長,乃任命舒鴻貽為賑濟委員會委員。舒鴻貽的老朋友王揖唐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邀請舒鴻貽任職,遭舒鴻貽拒絕。抗日戰爭結束後,舒鴻貽回到安慶蓬萊街的舊居繼續居住。[2]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舒鴻貽逝世。[2]
Remove ads
著作
- 《宜園詩集》[2]
- 《東瀛員警筆記》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