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舟山撤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舟山撤退舟山戰役歷史的一部分,發生於1950年(民國39年)5月,中華民國政府於3日內將布在舟山群島的12萬餘國軍及約2萬當地居民秘密撤退至台灣

經過

总结
视角

在國軍進行撤退之前,解放軍已經攻占了舟山群島部分島嶼並掌握了制空權蔣中正做出舟山撤退決定的直接原因是解放軍噴射機出現在華東機場上,國軍空軍優勢不能確保,無法執行封鎖長江任務,防守舟山因此有更大風險[1]

5月10日,石覺赴台北參加最高作戰會議,奉蔣命令撤退,當天返回定海,為兼顧保密及維持士氣,下令準備進攻。

5月11日,參謀次長郭寄嶠專飛定海,向石覺面援撤軍台灣的口頭命令及手令,內稱:

...(撤軍)時防備匪機突然來定(海)轟炸我運輸艦艇,比防範其陸軍渡海來攻本島更為重要,故應從速準備,以防萬一。...艦隻停泊不可太擠,總以疏散為宜。...部隊開始登艦,亦以陸續行之為妥,不可太遲,明(12)日晚間,即應開始登艦,並期於本月15日,至遲16日上午,必須完成全部工作,是為至要。11日21時,又補充手令:...各運艦(凡已到舟山群島附近者)一律管制燈光。千萬注意實施為要。[2]

5月12日,石覺督促前沿島嶼「反共救國軍先期反攻」、「在大陸建立根據地」。

5月13日,遣飛機81架次,軍艦數十艘,頻繁轟炸、掃射沿海共區,遠程火砲不斷轟擊。佯攻金塘島,製造假象。

該次撤退進行的極為隱秘,5月13日台灣來的80艘運輸艦船悄悄分泊舟山指定海域。時值連日海霧濃重,甚時能見度不足20公尺。自5月13日晚間秘密進行,至16日撤退完畢。其中機動兵團及特種兵團13日晚開始上船,守備兵團15日晚間撤退。均在前日黃昏19時自後日拂曉6時之間進行,拂曉前船隻離岸。各部門撤退的時間和撤退地點的行動計劃如下表所示:

更多資訊 13日夜, 14日夜 ...

5月16日,浙江省主席石覺向舟山民眾散發早就在台北印刷的「告別定海民眾書」傳單。是日晚10時45分,總統蔣中正中央廣播電台海南和舟山的國軍撤退之事,發表「告大陸同胞書」[3]

5月16日,國軍全部撤出舟山群島。解放軍華東野戰軍7兵團21軍、22軍、23軍陸續進占包括登步島在內的全部舟山群島。

Remove ads

後續

舟山撤退以中華民國政府官員和國軍官兵為主,部分當地民眾約2萬人,包括政府退守舟山時的「定岱雇用人員」,也隨國軍撤退。定岱雇用人員及舟山當地民眾除此後加入軍公教者之外,並不享受特別的優待,與大陳島撤退時的「大陳義胞」不同。大陳義胞也不包括舟山居民。不少定岱雇用人員,舟山撤退秘密進行中都不在撤退名單之列[4]

參見

  • 江靜輪[5]
  • 漢民輪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