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慶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慶鏞(19世紀?—20世紀?),字蘊聲,山東省長清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生平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6年(1917年),艾慶鏞兩度出任國會眾議院議員[1]。1918年安福俱樂部成立後,隨即在華北各省成立支部,眾議員艾慶鏞任山東支部支部長[2]。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山東民眾群起響應,段祺瑞控制的安福系將陳幹派回濟南,陳幹和艾慶鏞等人以《昌言報》作為山東安福系的機關報,該報大力攻擊學生運動及其支持者[3]。此前《昌言報》與安福系並無明顯關係,但因張景雲與艾慶鏞是老朋友,艾慶鏞同張景雲商定彼此協助,艾慶鏞乃介紹其安福系山東支部的代理人張謙齋為《昌言報》法律顧問兼助理編輯,使該報成了山東安福系的機關報[4]。
1923年9月17日,北京政府以「破壞統一、負隅抗命」的罪名通緝漳廈護軍使臧致平,並將其下屬李崇寅、田德潤、邢藍田、曾少乾、艾慶鏞、張保之等「一併褫奪官職、勳章,通緝懲辦」[5]。
1925年2月5日,艾慶鏞出任淮安關監督[6]。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