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爾谷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艾爾谷㹴
Remove ads

艾爾谷㹴(英語:Airedale Terrier,常簡稱為「艾爾谷」),又稱為「賓利㹴」(Bingley Terrier)、「沃特賽德㹴」(Waterside Terrier),是一種起源於英格蘭約克郡艾爾河河谷(dale)的㹴犬品種。[1] 由於牠是所有㹴犬品種中體型最大者,因此傳統上被稱為「㹴犬之王」。艾爾谷㹴由舊英國黑棕㹴犬水獺獵犬以及其他可能的㹴犬混種培育而來,並對其他犬種(如約克夏㹴)有育種貢獻。

快速預覽 別名, 常見暱稱 ...

最初被培育為多用途狩獵犬與農場工作犬,後來也曾在英國擔任軍犬、導盲犬與警犬。在美國,該犬種被用來狩獵大型獵物、山地鳥類與水鳥,並從事各類工作。

Remove ads

描述

Thumb
艾爾谷㹴

外觀

Thumb
犬展接受評比的艾爾谷㹴

艾爾谷㹴是英國㹴犬中體型最大的品種。理想體重約為19—25公斤(42—55磅),肩高公犬約58—61公分(23—24英寸),母犬略小。[2] 美國養犬俱樂部標準則稍微偏小。北美地區有時能見到體重高達55公斤(121磅)的特大型艾爾谷㹴,這類犬常被稱為「烏蘭犬」(Oorang)或「羅斯福㹴」,因源自20世紀初美國俄亥俄州烏蘭犬舍。[3]

牠們有中長的黑棕色被毛,上層為粗硬毛,下層為柔軟底毛。艾爾谷㹴精力充沛而警覺,「不具攻擊性但無所畏懼」。[2] 特大型「烏蘭型」艾爾谷曾被用於狩獵大型獵物或作為護衛犬,但通常在犬展評比中表現不佳,也更容易罹患犬髖關節發育不良

被毛

如同許多㹴犬,艾爾谷㹴的被毛屬於「破毛」(Broken),粗硬且帶鋼絲狀質感。外層毛硬挺,底毛柔軟。太卷或太軟的被毛均屬不理想。 有時被稱為低過敏原犬種,但研究顯示其致敏原水平與其他犬種並無顯著差異。[4]

有底毛的艾爾谷通常需要以「手工拔毛」方式整理。大多數艾爾谷需要每 6 至 8 週修剪或拔毛一次,因為牠們不會自然脫毛。

正統毛色為黑色馬鞍狀,搭配棕色頭部、耳朵與四肢;或深灰雜黑色馬鞍。也有不標準的黑色或紅色艾爾谷,但較少見。

尾巴

Thumb
未斷尾的艾爾谷㹴

傳統上尾巴蓬鬆、長且直立。在歐洲大部分國家與澳洲,除非出於健康理由,否則禁止截尾。因此有些犬隻出現類似尖尾犬的尾型。但依照育種選擇,未來尾型預期會回歸標準的高位微彎尾。

在世界其他地區,艾爾谷的尾巴通常會在出生後五天內截斷,但這並非品種標準。美國養犬俱樂部標準規定尾根應高,尾巴應自然翹起但不可卷於背上。

體型

艾爾谷體重通常約 50–80 磅,能兼顧靈活與威嚇作用。部分繁殖者育成的「烏蘭艾爾谷」體重可達 80–120 磅。[5]

氣質

艾爾谷可作為工作犬獵犬。牠們具有部分牧羊犬特質,會追逐牲畜。若缺乏訓練,可能造成牲畜困擾。

如同多數㹴犬,艾爾谷被培育為獨立狩獵犬,因此聰明、獨立、堅毅,有時頑固,但也非常忠誠。若經過適當訓練,牠們能與小孩、和其他小動物和睦相處。

亞伯特·佩森·特亨曾形容艾爾谷㹴:

「在艾爾河礦坑附近,各群礦工都力求培養出能打敗、能超越對方的犬。牠們以鬥犬比拼力量、勇氣與智慧。逐漸地,一種強健、勇敢、聰明且優雅的犬被育成——最早真正的艾爾谷㹴。 牠迅速、強悍、優雅、聰慧,是理想的夥伴與守護者……對主人是摯愛的夥伴,對入侵者則如同毀滅性的閃電。」

史丹利·柯倫的《犬的智商》排名中,艾爾谷㹴位居第37名,屬於高於平均水準的工作犬。

健康

Thumb
一隻年幼的小狗。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該犬種的平均壽命為12年,相較之下,純種犬為12.7年,混種犬為12年。[6]

在2004年英國養犬俱樂部的調查中,最常見的死因為癌症(39.5%)、老年(14%)、泌尿系統疾病(9%)、以及心臟疾病(7%)。[7] 在2000–2001年間美國與加拿大的健康調查中,最常見的死因分別為癌症(38%)、泌尿系統疾病(17%)、老年(12%)、以及心臟疾病(6%)。[8]

一項針對北美教學醫院的研究顯示,有6.22%的艾爾谷梗出現髖關節發育不良,而整體平均則為3.52%。[9]

歷史

Thumb
《犬類圖鑑》1881年倫敦/紐約版,Bingley Terrier「Thunder」,為艾爾谷梗的始祖之一

Airedale,是位於約克郡西區的一處山谷(dale),以流經該地的艾爾河(River Aire)命名,也是該犬種的發源地。19世紀中期,當地的工人階級以英國粗毛黑棕梗犬為基礎,配合水獺獵犬與其他犬種進行繁育,最終培育出艾爾谷梗。1886年,英國養犬俱樂部正式承認該犬種。

1864年,牠們首次在由艾爾谷農業協會舉辦的冠軍犬展上展出。當時被歸類於不同名稱,包括粗毛梗、Bingley 梗以及 Waterside 梗。1879年,愛好者決定統一名稱為「艾爾谷梗」,並於1886年獲英國養犬俱樂部承認。

Thumb
約1915年的艾爾谷梗

19世紀80年代,艾爾谷梗首次被引進至北美洲。第一隻抵達美國的名為「Bruce」,牠於1881年抵達後便在紐約的犬展中贏得梗犬組冠軍。

Thumb
一隻坐姿的艾爾谷梗

該品種的奠基犬被認為是「CH Master Briar」(1897–1906)。牠的兩個後代「Crompton Marvel」和「Monarch」也對犬種發展有重要貢獻。[10]

加拿大最早的註冊記錄則見於1888–1889年的犬籍錄

1910年,美國艾爾谷梗俱樂部(ATCA)設立了「艾爾谷盃」作為永久獎盃,並延續至今。此獎盃如今安置於木製基座上,上面刻有歷屆在全國專屬展覽中獲得「最佳犬種」頭銜的犬隻名字。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艾爾谷梗被廣泛用於為前線士兵傳遞信息和運送郵件。牠們也被紅十字會用來搜尋戰場上的傷兵。有許多故事描述艾爾谷梗即使身受重傷也成功送達訊息。一隻名為「Jack」的艾爾谷梗,冒著敵軍猛烈火力奔跑半英里送達訊息,儘管牠下顎被打斷、一條腿粉碎,但仍成功抵達,完成任務後當場倒地死亡。[11] [12]

英國陸軍的埃德溫·理查森中校(Edwin Hautenville Richardson)負責發展軍用通信犬與警戒犬。他與妻子在艾塞克斯郡肖伯里尼斯成立了英國軍犬學校。1916年,他們提供了兩隻艾爾谷梗(Wolf 與 Prince)作為傳令犬。牠們在戰場上表現優異後,艾爾谷梗被賦予更多任務,例如搜尋傷兵,靈感來自紅十字會。

德國牧羊犬成為警犬搜救犬主力之前,艾爾谷梗經常擔任此類工作。

1906年,理查森嘗試推動英國警方使用犬隻協助夜間巡邏。赫爾港務經理 Geddes 先生在比利時視察警犬表現後深受感動,並推動北東鐵路警察於1908年在赫爾港引入艾爾谷梗作為警犬。牠們因智力高、嗅覺靈敏,且粗硬毛皮易於清潔而受到選用。[13]

日俄戰爭初期(1904年),俄羅斯駐倫敦大使館曾聯繫理查森,請求供應犬隻協助運送傷患。雖然早期輸入的犬隻大多戰死,但在1920年代初,艾爾谷梗再次被引入蘇聯紅軍,並在1923年成立的特種犬部隊中,擔任爆破犬、警戒犬、追蹤犬與救護犬。[14]

Thumb
小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與他的艾爾谷梗「Kitty」

1930年代,當艾爾谷梗被視為家畜般飼養時,來自俄亥俄州拉魯市沃爾特·林戈上尉培育出「奧朗艾爾谷梗」(Oorang Airedale)。其中最著名的種犬「King Oorang II」被譽為當時最優秀的工作犬,牠能獵取水鳥與野禽、趕牛趕羊,甚至能與美洲獅搏鬥並取勝。林戈還創立了奧朗印第安人隊,並參加國家美式足球聯盟(1922–1923),以宣傳其犬舍。[15]

Thumb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艾爾谷梗的聲望迅速提升

戰後,因戰場英勇事蹟的宣傳,以及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卡爾文·柯立芝華倫·哈定等人飼養艾爾谷梗,使其在1920年代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犬種之一。哈定的愛犬「Laddie Boy」更被譽為「白宮第一隻明星寵物」。[16]

1949年,艾爾谷梗在美國的受歡迎程度達到巔峰,在美國養犬俱樂部所承認的110個犬種中排名第20位。

艾爾谷梗於1914年獲得美國聯合犬舍俱樂部承認[10],1888年則被美國養犬俱樂部正式登錄。[17] 美國艾爾谷梗俱樂部(ATCA)於1900年成立,是該犬種在美國的官方俱樂部,也是美國養犬俱樂部的代表組織。[18]

Remove ads

著名個體

  • 「Ruff」,屬於《淘氣阿丹》漫畫中米契爾一家所有。
Thumb
Laddie Boy與其畫像
  • 「Kitty」,屬於小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四世,在RMS鐵達尼號沉沒事件中喪生。
  • Laddie Boy」,美國總統華倫·哈定的愛犬。
  • Paddy the Wanderer」。
  • 在《大亨小傳》中,茉特爾·威爾遜購買的狗被認為是艾爾谷梗,但小說敘述者尼克注意到牠有白色的爪子。[19]
  • 「Muggs」,屬於詹姆斯·瑟伯的愛犬,出自其著作《我一生的困惑》。
  • 「Duke」,美國演員約翰·韋恩的愛犬,他的綽號也源自於此。
  • 「Rufus」,動畫電影《開飯啦!2》角色。
  • 蓋酷家庭》中多集出現的未命名艾爾谷梗。
  • 「Kipper」,出自1996年迪士尼真人電影《101忠狗》。
  • 「Hugo」,屬於辣妹合唱團成員潔芮·哈利維爾
  • 「Princess Tina」,屬於澳洲影集《聚散離合》中的角色 Theodore Wilson。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