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薇兒·海恩斯

美国律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艾薇儿·海恩斯
Remove ads

艾薇兒·丹妮卡·海恩斯(英語:Avril Danica Haines,1969年8月29日)是一名美國律師,曾任第7任國家情報總監。她曾於巴拉克·歐巴馬政府擔任副國家安全顧問,也是首位女性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加入中情局前,海恩斯曾是白宮律師辦公室英語Office of White House Counsel國家安全事務主席副律師。

快速預覽 艾薇兒·海恩斯 Avril Haines, 第7任國家情報總監 ...

2020年11月23日,海恩斯獲美國總統當選人喬·拜登提名為國家情報總監,成為首位出任該職務的女性。2021年1月正式就任,海恩斯成為拜登內閣第一個經參議院通過的閣員[1]

Remove ads

早年

海恩斯1969年8月29日在紐約曼哈頓出生[2][3]。母親阿德麗安·拉平(Adrian Rappin)是畫家,曾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後因感染禽結核病,於海恩斯15歲時離世。父親湯瑪斯·海恩斯英語Thomas H. Haines是生物學家、紐約市立學院名譽教授,曾創辦紐約市立學院醫學院英語CUNY School of Medicine,任生物化學系系主任[4]

杭特學院高中英語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畢業後,海恩斯前往日本遊學一年,其間加入東京精英柔道講道館[2]。1988年就讀芝加哥大學,主修理論物理學,在校期間曾在海德公園的汽修店兼職修汽車引擎[2]。1991年到紐澤西州學習駕駛飛機,結識後後來的丈夫大衛·達維吉(David Davighi)。1992年憑文學士學位畢業[5]

1992年,海恩斯搬到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不過她一年或輟學,與後來的丈夫在拍賣會上買下巴爾的摩墜落點英語Fell's Point, Baltimore的一家酒吧,這家酒吧之前在緝毒行動中被查封[2]。兩人將這間酒吧改造成獨立書店,兼作咖啡館[6]。為紀念亡母,海恩斯為這家店取名阿德麗安咖啡書店(Adrian's Book Cafe),還把阿德麗安的寫實油畫掛滿店鋪[6]。1997年,書店獲《巴爾的摩城市報英語Baltimore City Paper》「最佳獨立書店」稱號,賣點是非主流的藏書、在地作家、情色作品朗誦夜及小型出版社作品[7]。書店舉辦各類朗誦會,其中的情色作品朗誦會在海恩斯獲歐巴馬總統任命為中情局副局長時受到媒體關注[8][9]。海恩斯還出任墜落點企業協會主席,直到1998年[10]

1998年,海恩斯就讀喬治城大學法律中心,2001年獲法律博士學位[11]

Remove ads

生涯

公職生涯早期

Thumb
蘇珊·賴斯(左)、艾薇兒·海恩斯和麗莎·摩納哥(右),2015年

2001年,海恩斯擔任海牙國際私法會議法務官[12]。2002年出任美國聯邦第六巡迴上訴法院法官丹尼·朱利安·博格斯英語Danny Julian Boggs的書記員[13]

2003年至2006年供職於國務院法律顧問英語Legal Advis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辦公室,先是在貿易事務辦公室工作,後轉到政治軍事事務辦公室[14]。2007年至2008年擔任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多數黨(民主黨)的副首席法律顧問,時任民主黨主席為喬·拜登[15]。之後於2008年到2010年擔任國務院貿易事務法律助理顧問[16]

2010年任職於白宮法律顧問英語White House Counsel辦公室,任白宮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兼副法律顧問[17]

2013年4月18日,歐巴馬提名海恩斯出任國務院法律顧問英語Legal Adviser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接任辭職回耶魯法學院任教的高洪株[18]。然而歐巴馬於6月13日撤回提名,改提名她為中央情報局副局長[19][16],接任時任中情局代局長麥可·莫雷爾英語Michael Morell。副局長一職無須參議院確認,海恩斯遂於2013年8月9日莫雷爾離任當天即時上任[20],成為首位出任該職位的女性,同時吉娜·哈斯佩爾成為首位獲提名為中情局局長的職業女情報官員[21][22]

2015年,海恩斯推翻中情局檢察總長的裁定,決定不處罰入侵撰寫中情局虐囚報告參議院職員的電腦的中情局人員[23]。隨後她參與項目,處理呈交參議院報告中的敏感信息[24]。2015年[來源請求],海恩斯獲提名為副國家安全顧問,成為首位出任該職務的女性[25][26][27]

在歐巴馬政府任職期間,海恩斯與約翰·歐文·布倫南合作無間,共同在幕後推出無人機「定點擊殺目標」的行政政策[2]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抨擊這項政策違反國際人權準則[28]。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的郵件門事件中,身為副國家安全顧問的海恩斯召開系列會議,商討應對黑客入侵及文件洩漏的對策[29]

私人機關

卸下官職後,海恩斯獲哥倫比亞大學聘任多個職位,擔任哥倫比亞世界計劃(Columbia World Projects)高級研究學者兼副所長,2020年5月獲提名該計劃的下任主任,接替尼可拉斯·萊曼英語Nicholas Lemann。該項目負責對世界正面臨的一些基本根本性挑戰進行學術資助[30][31]。還擔任哥倫比亞法學院人權研究院英語Human Rights Institute和國家安全法律計劃(National Security Law Program)的研究員[32]

海恩斯還是全國軍事、國家與公共事務委員會英語National Commission on Military, National, and Public Service委員[33]雪城大學安全政策與法律研究所(Institute for Security Policy and Law)的傑出研究員[34]

另為Palantir Technologies提供諮詢[24],是WestExec Advisors英語WestExec Advisors的職員[35]。2020年6月末,海恩斯負責為喬·拜登總統競選團隊監督外交政策並量度國家政策,她所在的布魯金斯學會的網站突然刪除她履歷中任職於Palantir等公司的經歷[36]

Remove ads

國家情報總監

2020年11月23日,海恩斯獲美國總統當選人喬·拜登提名為國家情報總監,成為首位出任該職務的女性[37][38]

政治立場

2018年,海恩斯公開支持唐納·川普提名吉娜·哈斯佩爾出任中情局局長的爭議性決定。儘管沒有評價哈斯佩爾過往表現,她還是很欣賞哈斯佩爾對情報界的了解,這一觀點在白宮對哈斯佩爾的宣傳中獲應和[39][40]。哈斯佩爾據報曾於2002年和2003年負責中情局多個秘密拷問地點的運作,而她也承認曾協助銷毀記錄中情局審訊者拷問過程的錄影帶[41]。有非營利組織領導者擔心公開批評海恩斯力挺哈斯佩爾會招致「職業報復」[42]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