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
Remove ads

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sosialistinen työväentasavalta),通稱紅色芬蘭,是1918年1月29日在芬蘭內戰期間,由芬蘭人民代表團成立的一個短命社會主義共和國。「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這一名稱是在1918年3月俄羅斯和紅色芬蘭談判期間由弗拉基米爾·列寧提出的[1]。紅色芬蘭的管轄地區以及白軍與芬蘭紅軍之間的分界線在1918年1月至2月間基本不變,直到3月白軍發起總攻[2]

快速預覽 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Suomen sosialistinen työväentasavalta, 首都 ...
Remove ads

歷史

1918年1月29日,紅色芬蘭獨立。1918年2月23日,芬蘭人民代表團在奧托·威廉莫維奇·庫西寧主導下制定了紅色芬蘭的憲法草案。該憲法並沒有明顯的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專政色彩,而是提出了「民主社會主義」的概念。在1918年紅色芬蘭覆滅前,憲法草案並未正式通過。[3]

在芬蘭一月革命後,一個重大問題擺在了紅色芬蘭的面前:人民民主制度在芬蘭是否妥善可行。由於缺少頒布的憲法,導致紅色芬蘭內部制度在並不完善,由赤衛隊控制,充滿了紅色恐怖,「民主社會主義」並沒有真正實行[4]。儘管紅色芬蘭可以通過3月1日的紅色條約得到蘇俄的援助,但是兩個社會主義國家都只專注在國內事務上[5]

最終,在德國的干涉下,芬蘭王國的白軍突破了紅色芬蘭的防線,5月5日統一了全芬蘭,後建立芬蘭共和國[6]。白軍勝利後,芬蘭社會主義者分為兩派。一派留在芬蘭,服從芬蘭共和國的制度,而另一派則流亡莫斯科,並支援社會主義革命[7]

Remove ads

參見

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