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花樓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花樓街是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的一條街道,又名後花樓正街,東北到江漢路步行街,西南到二盛村,長1.1公里,寬約6米。中間與民生路、民權路交匯。歷史上,花樓街曾是相當繁盛的商業街,也是漢口保存時間最長的老街之一,在武漢三鎮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漢口竹枝詞》中曾描述[1]:
前花樓接後花樓,直出歆生大路頭。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
花樓街原位於漢口鎮市鎮末端。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漢口闢為通商口岸,英國人在漢口鎮市鎮下游開闢了漢口英租界,不久,華界的2條平行街道白布街、黃陂街繼續向東北方延伸,與租界相連,形成兩條聯繫華界與英租界的交通要道,許多富商紛紛在兩旁建起一幢幢雕梁畫棟的樓房,於是將離長江較近的黃陂街下段稱為前花樓正街(今併入黃陂街),而將距離長江較遠的白布街下段稱為後花樓正街(今花樓街),英租界工部局在進出租界的前後花樓街與歆生路(江漢路)口裝置鐵門,可以隨意開關。不久,前後花樓街與歆生路都發展成武漢三鎮最繁盛的商業街之一,茶館、酒樓、商鋪、銀樓林立。
英國基督教倫敦會也在後花樓街上開設了花樓總堂和仁濟醫院(1928-1931年分別遷往雲樵路和西滿路)。
1940年代以前,後花樓正街上起民生路,下到江漢路。此後,後花樓正街與花布街(二盛村到民權路)、白布街(民權路到民生路)一起統稱為花樓街。
1992年起,花樓街開始舊城改造,2005年時曾一度次拆遷32萬平方米[2],2023年時交通路至民生路段作為漢口歷史風貌區江漢區南部片區改造二期工程子項之一,行車道從原來的一股道拓寬為兩股道,道路兩旁增設了路燈和綠化[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